东阳木雕的滚雪球效应
2011/08/08|来源:东阳新闻网
[摘要]6月29日至7月12日,“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7月28日,国博方面又收藏了19件展出精品,其中7件出自我市工艺美术大师之手。虽然目前各项活动已告一段落,但其持续发酵产生的影响却远未结束。
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滚雪球效应,意为一旦获得了起始的优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6月29日至7月12日,“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7月28日,国博方面又收藏了19件展出精品,其中7件出自我市工艺美术大师之手。虽然目前各项活动已告一段落,但其持续发酵产生的影响却远未结束。
东阳本土赞美不断
“这次我送去展览的作品为《四条屏》,展览结束后,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块屏风。能被国博收藏,这是很大的荣誉,剩余的两块屏风价值肯定得到提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难估量的。”说起此次木雕展览带来的影响,逝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经彬有些激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此次木雕艺术展,东阳本土木雕·红木家具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都是不吝赞美之辞。
当然,这样的赞美并非空穴来风。据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京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木雕作品展,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和地区的170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的200件作品汇聚一堂,无论是从展馆面积、展位数量、参展人数,还是作品数量、作品种类、作品获奖数量,都是史无前例的,堪称全国参展范围最广、艺术水准最高的木雕艺术盛会,是当今我国木雕艺术作品的一次“大阅兵”。
展览结束后,国家博物馆还选取了其中的精品用作永久收藏。
“国家博物馆一般以收藏书画艺术、文物为主,很少收藏工艺美术作品,此次收藏,将对全国工艺美术向精品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收藏作品作者的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在收藏仪式上说。
“木雕、竹编和红木家具工艺品作为国宝收藏,这是史无前例的,对于东阳市工艺美术创作人员而言,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将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副市长赵志强在收藏仪式上的致词道出了此事的深远影响。
逝江省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李大平是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为了赴展,他精心挑选了《故宫乾隆盛世古华轩》、《故宫乾隆盛世禊赏亭》两件作品。李大平以前没来过东阳,对东阳木雕认识不多,此次展览让他大为惊叹,他表示也想进驻东阳中国木雕城,利用东阳这个大平台,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样的声音并不在少数。通过此次展览,东阳木雕“主心骨”的形象更深入人心。200件参展作品中,仅我市就有52件,既有传统的木雕、竹编作品,也有时下发展势头迅猛的红木家具,更有来自广厦学院的学生代表作。在国家博物馆选取的用于永久收藏的这些作品中,东阳籍大师创作的超过三分之一,涉及木雕、竹编、红木家具三个领域。
据了解,此次参展作者大部分在东阳中国木雕城有摊位,其中不少工艺美术大师还设立了创作室。展览结束后,不少逝江省内外同行纷纷表示,想进驻东阳这个大平台,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东阳木雕在全国大放异彩
国家博物馆展览素以美术作品、文物为主,为工艺美术作品办展览,这在国家博物馆还是先例,仅此就能看出,“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的与众不同。
6月29日至7月12日,短短14天间,东阳木雕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厅内接受了一拨又一拨国内外游客的艺术检阅,据不完全统计,展览参观人数达10万多人次。与此同时,展览还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的30多位记者前往采访报道。
毫无疑问,中国国家博物馆搭建的高平台,对于提升东阳木雕的知名度、影响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去年东阳木雕在上海世博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事后证明,此次参展给东阳木雕带来了巨大影响。就专业性、艺术性而言,国家博物馆展览是级别最高的,其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借助国家博物馆这个高平台,东阳木雕将大放异彩。
当然,国博的助推只是一种外在因素,东阳木雕·红木家具行业的崛起更离不开市委、东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木雕专委会的促进推动。就以国博展览、收藏为例,东阳市委市政府、木雕专委会做了大量的扶持工作,这种良好的发展氛围,也让很多省内外同行羡慕。
红木行业新闻东阳红木家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