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仙作”数据库 160亿要达到300亿
2012/01/04|来源:莆田新闻网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神来之笔挥洒,浓墨重彩描绘。“仙作”新蓝图正恢宏铺展。产值从2006年的5亿元,到2011年的160亿元,植根于仙游这片文化沃土的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发展之快,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令人自豪。

  神来之笔挥洒,浓墨重彩描绘。“仙作”新蓝图正恢宏铺展。
  产值从2006年的5亿元,到2011年的160亿元,植根于仙游这片文化沃土的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发展之快,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令人自豪。
  “作为仙游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古典工艺家具产业还得进一步改造提升,补齐‘短板’,加快发展。”面对当前迅猛的产业发展态势,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无论是县领导还是古典工艺家具从业者,都怀有一份“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
  县里提出,到2015年整个产业产值要达到300亿元!
  补齐“短板”,当务之急!来到仙游县古典工艺家具产业最活跃的地方——榜头镇坝下村。这里每天都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随着产业的做大,场地受限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了。”许多企业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在坝下明珠企业的展厅内,一台电脑里的监控录像引起记者的注意。“三个厂分散在不同地方,跑来跑去不方便,只好装个监控。”坝下明珠董事长蔡洪添说道。
  的确,坝下中心地段仅一条街,长有数百米,地盘少、容量小;大部分店面为私人所建,缺乏合理的功能规划,难以满足家具展厅大面积布置的需求。部分企业受场地限制,把生产、基地向外地转移,于是坊间还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说法。
  “眼下最紧迫的事,就是加快产业集聚平台的建设。”仙游县委副书记郑重说,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就是仙游工艺产业园,规划用地6000多亩,目前已完成征地3500多亩,总投资约80亿元。园区的功能区有“一城四区”,包括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商服区、生产加工区、油画加工区和拆迁安置区,形成一个集古典家具生产、加工、展销、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聚集区域。
  龙头项目加快推进,其中博览城于2011年8月1日实现实质性开工,仿造唐朝的宫廷建筑风格。占地2000亩的生产加工区目前吸引20家古典家具企业入驻,厂房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其中5家2012年5月初投产,当年底实现全部竣工投产。
  “急啊!无论如何要赶在2012年5月份建好。”在产业园的贡品轩厂区,已有一幢厂房建到第2层了,现场施工负责人游祖国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有200多人在工地忙着,努力按进度推进,不耽误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计划。“原来家庭作坊式场地有限,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如果2012年这5幢3.2万平方米的新厂房投入使用,企业发展将大不同。”游祖国对此充满憧憬。
  站在园区高处可看到,与贡品轩一样,坝下飞鸿、大家之家等企业的厂房也在加快建设中。
  建平台、树形象、立品牌,朝着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古典家具企业正在华丽转身。
  不仅建立新平台,原有的那些集聚区还要“穿衣戴帽”,打造“三条工艺走廊”。具体说来,就是仙游县城—工艺产业园—坝下—连天红,县城—赖店—郊尾,县城—大济—度尾,形成绵延百余公里的艺术长廊。
  在坝下工艺一条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正在推进。施工人员正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对临街店面招牌、道路街景、夜景灯光等进行统一整修,并将电力、网络等“五杆”线路下地。
  榜头镇党委书记郑群星说,改造后的工艺一条街,店面招牌将突出街区特色,体现古典家具风格,设置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大型雕塑,夜景设计采用LED照明亮化手法,形成一条古典韵味鲜明的艺术长廊。
  在仙游古典家具生产集聚区走访时,耳边常响起电锯、电钻、电磨声,而传统的斧凿敲击声、雕刻刀声却淹没其中。产业化讲究的是效率和规模,传统工艺会不会遭冲击?
  “不会的。”仙游县政协主席、仙游古典家具产业领导小组组长何锦驰说,“仙作”的一大探索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用数控机床、电脑雕刻误差非常小,但电脑只是打坯,最后作品完成由工艺师一刀一锯一刨手工制作而成,不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提高工艺水平。
  当然还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力度。目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仙游职业中专等学校开设木雕、古典家具制作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而放眼国内,“中国木雕之乡”浙江东阳、“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山大涌、“中国古典红木家具产业基地”河北大城等地的古典家具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著名品牌。“虽然仙游企业数目前已达3000多家,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不多,国家级品牌只有1个,还须进一步扩大‘仙作’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意识。”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会长、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福华说。
  个体户转公司、作坊转厂房,培育大企业、争创大品牌,一系列动作正在筹划并推进:大力支持上市后备企业实施股改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上市;重点培育三福、大家之家等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2-3家、10亿元以上企业5-8家以上;计划明年举办的首届“中国·仙作”红木艺术家具节和全国性论坛、研讨会,推动“仙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制定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三年滚动培育计划,从而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互促互动格局。
  而企业要发展,除了品牌外,产品质量、资金和原材料保障也是十分重要。前行中的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业还面临着诸多考验。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资金是否受到影响?“其实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们就积极成立融资平台,目前共有7个投资担保公司,2011年通泰一家就为企业融资5亿多元。”仙游县工艺美术产业办主任林爱新说,2011年还多次召集银企对接会,共为企业融资12多亿元,有力帮助企业破解资金瓶颈。2012年还会有更多的银行将在仙游设支行。
  2010年12月的“白皮门”事件,给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尤其是“仙作”质量。“我常常呼吁,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行业,呵护这个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产业,诚信经营,做好本分,绝不做伤害行业的事,不做自砸招牌的事。善待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不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良木,用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手工艺,做出世世代代都能用的好家具。”谈起这,黄福华很是感慨。
  “再次来到仙游,觉得这个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处在一个红色上升的阶段。因此,我想用‘都’来称它当之无愧!”不久前,带队前来复评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山说,5年前,他是仙游“申都”的考评组成员,此次“旧地重游”感触更深,“相信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
  在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复评反馈会上,专家考评组一致同意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推荐,继续授予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荣誉称号!闪亮的金名片,让仙游这一九仙遨游的地方更添神韵,让“文化莆田”这一强劲破题的华章更添神力。


  图为装饰一新的三福古典家具展厅一角。品牌引领,转型升级,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红木行业新闻仙游古典家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