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床馆的镇馆之宝
2012/06/11|来源:重旅网
[摘要]江南水乡古镇,最有名当数乌镇,这里不仅有茅盾故居,有传说中的林家铺子,有“似水流年”凄美的爱情故事,在一个叫“赵家厅”的深宅大院,还藏着一个江南百床馆。
江南水乡古镇,最有名当数浙江乌镇,这里不仅有茅盾故居,有传说中的林家铺子,有“似水流年”凄美的爱情故事,在一个叫“赵家厅”的深宅大院,还藏着一个江南百床馆。
百床馆的“百”,并非指数量,而是指百年历史的床。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无一不是精品,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可谓中国床文化集大成者。
江南百床馆原来是一姓赵的大户人家的宅子。赵家经营丝绸生意,家境殷实。一般人家的房子以三进、五进为主,他们家可有七进深呢,可谓“庭院深深”。所以,在这里还可全方位领略江南水乡民居特色。
最古的床
床这一睡眠用具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说明商代已有床存在。
迄今为止,发现床的最早实物,出土于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床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如写字、读书,饮食等都在床上放置案几。
唐代出现桌椅后,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仅供睡卧的专门用具。
历代精工巧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床精致美观并成为一种文化传存。特别是明、清两代,床的数量被作为衡量家族地位和富有的标志。史书记载,大奸臣严嵩被抄家时,从他家抄的床就有640张。床的文化含义这时早已超过睡眠家具了。
馆内第一个展厅的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是百床馆年代最久的一张床,至少有400年历史,因四个床脚像马蹄,床柱则像毛笔的笔杆,故名。这张床是明朝家具风格的典型代表,用料讲究,整张床都用黄榉木做成,造型简洁、朴素,比例均衡,并强调家具的线条,体现了明快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利用硬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
百床小品
百床馆内最后一个展厅专门展出各种形式的床,花样百出,琳琅满目。
中国古代卧具形式有四种,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供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生活中心必然围绕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形成了国人待客的等级观。
自唐以来,频频可以见到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面。特别是在清代,这种礼仪已成定式。因此罗汉床由朴素向华丽发展,强调装饰。
架子床是明清流行的一种床,因床上有顶架,故名。床四角安立柱,床面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装楣板,顶上有盖,俗谓“承尘”。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拼接成各式几何纹样。这样的睡床是古代一般绅士人家常见的摆设,除双龙足雕花架子床、拱顶花罩架子床外,馆藏嵌骨拔步雕花床也是架子床的精品,也称拔步床,床上的图案用白色的象牙骨镶嵌而成。
“拨步床”堪称一项伟大的发明。“拔步”就是床前面的踏板。江南比较潮湿,拔步可以起到防潮作用。拔步床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外面设浅廊,像一间房子。之所以也称嵌骨拔步雕花床为拔步床,是因为其外面还有一进,需跨一步才能上床睡觉,是架子外再设架子的床。这个床的一进两边各有不同作用,一边是梳妆台,还有几个小抽屉,作为梳洗之用:另一边是放马桶的箱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镇馆之宝
明晚期,拔步床风靡江南。
以前一般一个工匠做一天称作为一工,“千工”指的就是一个木匠花费整整三年时间和心血。旧时有钱人家的家具,费工浩大,甚至做一张床有花工三千,称“千工床”。明朝时江南首富沈万三睡的就是“千工床”,据说整张床占了沈厅一半面积,床内床外犹如一座小型宫殿。
百床馆第二展馆的清代拔步千工床,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整张床雕刻、做工非常精湛,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总共雕刻了106位人物,加上主人夫妇,正好合成108这个数字。这张雕花大床,像极了一座袖珍的三进豪门大院,是精致的屋中之屋。
拔步千工床按其结构总共分为四进,每一进都有不同的作用。第一进是放鞋子的地方,从前姑娘的裹脚布也放于此:第二进是更衣、梳洗打扮的地方;第三进相当于现在房间配套的卫生间——放马桶和浴盆的地方,第四进才是真正睡觉的地方。床的三面镂空花板下,还有好多小抽屉,用于堆放零食、首饰等小物品。
此外,床中间还挂了一块木牌子,是古老的刀币形式,上面写了一些贺词,据说是为了避邪之用。每晚睡觉前把牌子挂起来,早上起床后去第二进梳洗就会有些不方便,于是主人常常便会顺手把牌子拿下来放在旁边,让丫鬟过来服侍。天天如此,丫鬟看多了,也便知道了,木牌子挂起来后她表示不便打扰主人,相当于现在宾馆房间门口的“请勿打扰”牌。
红床雕刻
古时候,从床的形态、雕刻、工艺,可以折射出主人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床不仅仅是一件实用家具,还是一件精美雅致的工艺制品。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床,令众多收藏家更加倾心。
百床馆并不在于其床数量多少,而在于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虽已没有了红绡帐、鸳鸯枕和织锦被,但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
江南是明清家具的发源地之一。作为文人大本营的江南,自然汇聚了不少文人家具样式,尤以红木雕刻家具闻名。馆内陈列的床就是江南典型的木制雕花床。双龙足雕花架子床、带镜红木雕花床、拱顶花罩架子床等均为红木雕刻精品。
在硬木当中,红木的木质仅次于紫檀,但红木产量高,取之较易。明清两代红木雕器物非常多见,有笔筒、杯、盒、床及人物造像等。明代红木雕刻刀法流畅,以做工浑厚圆润著称:清代以做工精致细腻闻名:到了近代,则强调中西合璧。
第三展馆藏有几张近代红木床,万代锦长镂花带屏架子床和带镜红木花罩雕花床,雕刻的图案以连绵不断的葡萄为主,象征着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其中带镜红木花罩雕花床,正中间还雕刻了两颗心,象征心心相印,而两边的柱子采用了西方的罗马柱形式,可谓中西合璧。
第四展馆的双钱花罩拔步床,是一张夫妻床,床上面板刻有“和合二仙”图,和合二仙是中国的婚姻神,掌管婚姻大事,左手拿木盒,右手拿荷花,意为和和美美。其实和合二仙就是苏州寒山寺的创始人寒山和拾得两个和尚。中间是一个官帽的形状,里面刻的是五子登科图,下面吊了两个铜钱,象征升官发财。
此外,馆内还有雕龙刻凤的夫人床、宽敞大气的老爷床、富贵吉祥的公子床、精致秀气的小姐床等等。公子床大都很宽大,一般镂刻富贵、吉祥之意的图案,也有根据爱好镂刻有三国演义故事图样:小姐床大都比较窄小,爱好文学的镂刻有红楼梦故事图样,爱好习武的镂刻有花木兰故事图样老人的床延伸的地方有个比较宽敞的空间,那是给丫鬟打地铺用的,为了半夜伺候老人。
红木家具文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