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涌:红木造就的城镇
2012/07/17|来源:互联网
[摘要]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素有“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之美誉,可以说是红木造就的城镇。
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素有“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之美誉。
这个红木专业镇既参与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行业标准的修订,又参与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起草。在30多年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轨迹里,大涌镇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到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的产业集群的转型,同时也切身体会并呈现着中国红木家具市场的前行与彷徨。
这座位于中山市城区西南部十多公里的小镇,谈不上森林资源丰富,却有着占据全国过半市场份额的红木家具产业集群。大涌镇的发展轨迹,也创造了大涌由无到有的过程。大涌的红木家具衍生自早期的坤甸木家具。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被称为大涌红木家具“祖师爷”的林新活,最早利用村里修缮祠堂庙宇拆换下来的坤甸木建筑构件,从修理旧家具起步到制作家具出售。生意日渐红火之后,林新活招收了一批学徒,办起了大涌第一间家具作坊。
大涌人认为,坤甸木并非是木材种属名称,而是某些硬木的统称。坤甸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的首府之名,是印尼古老的经济中心和重要港口。古代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有不少中国商船从坤甸返航,所用的压舱木多为材质硬重的东南亚硬木,因其源自坤甸,故被称为坤甸木。后来,人们开始用这种木材制作硬木家具。
坤甸木色泽黄褐至棕褐色,结构细致匀称,纹理多斜行,其优点是材质坚硬,而价格比酸枝低廉。坤甸木在广式家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般富裕中上层人家多用酸枝木、花梨木等材质;而中下家庭则使用坤甸木。在大涌,至今还有人收藏着前几代人遗传下来的坤甸木家具。
大涌的红木家具经营者普遍反映,东南亚国家不大,经过多年砍伐,木材已经不多,近几年从东南亚进口的木头品质越来越差。尤其近年来很多东南亚红木生产国禁止原木材出口,导致红木木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红木家具生产面临着原材料紧缺、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原先做东南亚木材的厂家相对已经减少,开始转向做非洲木头。从2011年开始,非洲对木头的出口控制又开始加紧,以前出口的是圆木,现在都是板材。
大涌红木家具协会会长萧照兴说,“很久之前我们就意识到红木木材终归是越来越少,生长出来没有砍伐那么快,所以修订这个标准的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到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行业,第一要考虑的是资源。没有资源的话,别说大涌,整个中国红木家具产业,都将无路可退。”(编辑 田田)
红木行业新闻中山红木家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