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家具之造型脱俗的交椅(视频)
2013/03/28|来源:土豆网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交椅,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考证,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

交椅,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考证,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

马扎也称马闸或交杌,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宁波人仍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汉人的马扎又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大约在汉代传入。原来,我国汉以前的家具都属低面家具,无坐具,人们席地而坐,只有案几而无桌子。到了汉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这里的“床”是坐具的含意,与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的话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但隋朝时,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以后才能平稳,所以又称“交床”。大约在唐以后,人们才把带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续与发展,而前者直后背交椅,《三才图会》名之曰“折叠椅”。《鲁班经》中也有记载,但讲的不甚详细,其形象常见于明人书本中,只可惜明制实物,传世不多。宋陶榖《青异录·逍遥座》;“胡床施转开以交足,穿便条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待诏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跛立,欲息则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座。”此为胡床改即后世所称太师椅。

红木知识视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