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精细木作技艺或将“申遗”
2013/09/04|来源:扬州网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江苏扬州精细木作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手工艺,已成为扬州文化辉煌夺目的篇章,如今,在全国各类细木工小件制作技艺行业中,唯有扬州还完整保留传统技艺的全部工序。

江苏扬州精细木作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手工艺,已成为扬州文化辉煌夺目的篇章,如今,在全国各类木工小件制作技艺行业中,唯有扬州还完整保留传统技艺的全部工序。

昨天,扬州精细木作传人夏氏父子表示,扬州精细木作是一项纯粹的传统手工技艺,若再不保护,这一传统手工艺将面临失传的困境,为了挽救这一独具特色的扬州技艺,将对扬州精细木作进行申遗。

现状:扬州精细木作技艺濒临失传

扬州精细木作老艺人夏元安从17岁起做了一辈子的木匠,他曾为法国总统希拉克制作礼品书盒,也曾为“4·18”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制作“精致扬州”八宝盒。提起扬州精细木作,夏元安感触颇深:“扬州制作的盒匣、插屏、床榻的器物,曾为历代帝王、权贵、文人收藏和赏玩,产品作为贡品或商品,远及长安(西安)、建康(南京)、京师(北京),是具有实用、欣赏、时尚、文化、财富等内涵的实用观赏性工艺品。”

夏元安介绍,目前,扬州精细木作主要分布于南郊一带,另外三义阁、永胜街也有零星作坊。作为从事扬州精细木作的手工老艺人,夏元安表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对这一传统技艺进行申遗。目前,他正将扬州精细木作以传统技艺的类别,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夏元安的儿子夏磊,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职业,回乡随父做起了木匠,为的就是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扬州精细木作,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汉代扬州的精细木作起点很高。”夏磊介绍,从汉代广陵王墓出土的黄肠题凑棺木来看,其制作精良,严丝合缝,显示了汉代广陵木工的高超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木板上刻有“广陵船官材板”、“广二尺长丈四”等汉代木工留下的珍贵文字,表明当时的广陵已有专门管理木工的机构——船官。

“如今手工艺濒临失传,我们作为扬州精细木作的传人,保护这一技艺迫在眉睫。”夏磊说。

优势:扬州保留精细木作全部传统工序

扬州精细木作是具有精细技术含量、深厚文化底蕴和实用欣赏兼备的传统手工技艺。这种技艺主要以红木楠木为材料,加工制作成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观赏用品,包括豪宅的床、榻、桌、椅等,品种繁多,成为扬州文化辉煌夺目的篇章。目前在全国各类细木工小件制作技艺行业中,唯有扬州还完整保留传统技艺的全部工序。

文化学者韦明铧介绍,唐代扬州木工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曾以最优质的木材和最精良的技艺制作镜匣,并呈献唐玄宗。宋代扬州木工的产品如床榻家具,制作精巧,远销江南,声誉卓著。

据介绍,明代贵妃田秀英曾从扬州采购大量家具入宫,包括床、桌、椅、几、架、箱等各种高档精美木器。清代是扬州精细木作最辉煌的时代,乾隆年间,为储存御赐《四库全书》,在全国修建了七座阁,其中江南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中的书架书匣,都由扬州木工参与制作。扬州精细木作集中体现了扬州人文情怀和扬州工匠技艺融合而成的古典艺术成就。

明清时期全国的精细木作技艺,主要汇集于沿海各地,并形成扬州、冀州、惠州三足鼎立式的全国三大制作中心。扬州精细木作全面传承了古代木作工艺精华,继承了燕尾榫卯结构、明榫暗榫混合结构等各种精湛技法,具有高起点、高难度、高智慧的工艺特征。学艺需在十年以上,可见成才要求之高。有非遗专家称,“这种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而通常不被重视,亟待抢救扶持”。

意义:代表古老民俗文化 具典型“非遗”象征

扬州非遗专家管世俊介绍,木制家具上的精致雕花、妇女梳妆盒上的纹样都是精细木作的代表,现在仍能在扬州工艺品中看见精细木作的影子。“精细木作追求精致华美,但是又不像玉器等价格不菲,因此是历来普通百姓们最喜爱的民间手工艺。”管世俊介绍,精细木作与缝制技艺、铁器制作等均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制作行当,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匠人们往往不受重视,所以这些精湛的技艺难以入册。

随着时代的进展以及现代化生活的来临,这些传统手工艺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其中大部分曾兴盛一时的门类如今都踪迹难寻,甚至面临失传的可能。“以精细木作为代表的扬州传统手工工艺代表了扬州古老的民俗文化,也见证着一段难以磨灭的扬州城市文化,更体现了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管世俊说,精细木作有着典型的“非遗”意义象征,让它进入“非遗”名录能更好地保护,也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记忆。(陈敏仪∕编辑)

红木行业新闻全国其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