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木雕刻师厉永军
位于广西中国东盟凭祥红木国际商城一楼,一件《清明上河图》红花梨雕刻作品摆在显眼位置。作品工艺精巧、造型大气、外表华贵,雕刻中人物逼真、纹饰精美、线条流畅,观者无不叹为观止。
厉永军就是《清明上河图》红花梨雕刻作品的主要创作者之一。
学艺
厉永军是浙江东阳人。16岁初中毕业后,一直对雕刻有浓厚兴趣的他在家乡四处寻师学艺。
在学艺过程中,有三名师傅对他影响最大。第一个启蒙恩师教了他最基本的雕刻技法;第二个师傅则帮助他把雕刻技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第三个师傅,是一名民间的雕刻工艺大师,更是对他影响颇深。
在厉永军看来,许多默默无闻的民间雕刻师,技艺精湛,并不比声名显赫的雕刻大师差。“民间雕刻师吃苦耐劳、为人低调,却又沉迷于技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雕刻技艺的提升,更是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厉永军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苦练的他掌握了扎实的雕刻本领,并专攻木雕制作和混凝土雕塑。
2008年,厉永军的雕塑作品《鸿运神牛》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奖。
随后,受邀为德山公园小溪口景点设计制作大型雕塑《龙吟山水》。很快,厉永军的混凝土雕塑工艺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
与凭祥红木结缘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凭祥一位红木老板看到了厉永军的雕刻作品,对厉永军很赏识,于是邀请他从东阳到凭祥,从事红木雕刻。
一到凭祥,厉永军就为一套黄花梨沙发八件套进行重新雕刻。
在凭祥市的一家红木馆,记者看到了这套沙发。
“这花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与心血。”厉永军说,这套沙发运用了镂空、双面雕刻的手法,在沙发和椅子的正面与背面都进行雕刻。四张椅子的雕刻图案连起来正好是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有趣。
这套黄花梨沙发市场价为900多万元。
这一次雕刻,让厉永军的名声在凭祥顿时传开。
许多红木老板找到厉永军。凭祥友谊红木发展有限公司许方楷直接让厉永军到中国东盟凭祥红木城里进行红木家具雕刻。
中国东盟凭祥红木国际商城一楼,一块长6.5米、宽1.5米的红花梨雕刻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这幅以厉永军为主创人员,三个雕刻师傅耗时两年多才完成的《清明上河图》,结合了手工与机器工艺,运用了镂空、精雕等多种技法,刻画了两百多个人物。“特别是这些树的枝叶,雕了足足有六层,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他自豪地介绍说。仔细观察作品,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树木、船只的雕刻,都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我们还可以把工艺做得更加精细。” 厉永军对雕刻艺术一向精益求精。
由厉永军参与制作的黄花梨大宝鼎全套家具在第20届中越(凭祥)商品交易会暨中国—东盟(凭祥)红木文化节“红木家具精品大赛”中荣获最佳用材奖。而这17件套的黄花梨大宝鼎创下的1.98亿元的天价,在行业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中央电视台节目制作组在制作黄花梨大宝鼎专题时也找到了厉永军,给他做了一期节目。
争做凭祥红木雕刻“先行官”
采访厉永军时,这位年轻的雕刻师有些拘谨。即便上了中央电视台,即便在凭祥名声大噪,厉永军却一如既往的低调。
厉永军说,他的梦想不仅是做一个优秀的雕刻师,他还要把家乡东阳的雕刻技艺发扬光大。2012年,厉永军成立了自己的红木雕刻工作室,对外承接雕刻业务。很多人慕名而来,使得工作室业务应接不暇。
厉永军这样解释创立工作室的初衷。家乡东阳木雕工艺享誉全国,自宋代以来,东阳木雕就展现了较高水平的工艺,雕刻的内容从雕刻建筑装饰过渡到民间的花床、衣柜等。凭祥的主要优势是红木材料极其丰富,而在工艺上有所欠缺。“如果能够把东阳的雕刻工艺与凭祥的优质材料结合起来,那么,凭祥市的红木产业一定可以更大更强,在全国将更具有竞争力。”
在厉永军的工作室里,常常可以看到的是,几位雕刻师傅一丝不苟地雕琢作品,一旁的精雕机也在不停地作业,工作室放满了雕刻所需的各种红木,电脑显示器桌面显示的是雕刻设计图纸,墙上贴着中央电视台采访他时所拍的照片。
“我还要扩大工作室规模,从家乡东阳多请一些能工巧匠过来,为凭祥市整个雕刻技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值得欣喜的是,据消息人士透露,为加快凭祥红木产业发展节奏,凭祥市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将开设红木雕刻等一系列相关专业,力争为红木产业培养更多的雕刻人才。这对于想传承雕刻技艺的厉永军而言,无非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另外,将于2014年建成的中国红木第一城二期工程艺术家园区将进一步吸引高水平的雕刻师进驻,厉永军也将争取一席之地,发挥他的才华。(梁晓珩∕编辑)
红木人物访谈全国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