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宇:明式家具“中看不中用”
2014/09/25|来源:广州日报
[摘要]中国现代的家具设计要么模仿欧洲的那些设计,要么从日本的设计里找灵感,要么把老祖宗时代的明清家具搬过来,却从来没有研究当代人的生活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家具。
人物名片:石振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石振宇
我不喜欢批评别人,但又不得不说,中国现代的家具设计要么模仿欧洲的那些设计,要么从日本的设计里找灵感,要么把老祖宗时代的明清家具搬过来,却从来没有研究当代人的生活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家具。
比如明式家具,作为中华民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具有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三大特点。但在现代生活中,明式家具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缺点。而很多设计师都在生搬硬套,就是把明式家具的样子抄一下,有些学者甚至提出来,说中国的明式家具最符合人体工学。扯淡,中国的明式家具根本就没想符合人体工学,因为那个年代压根就没有人体工学一说,事实上,它也不符合人体工学。
中国明式家具为什么要做成那个样子?因为是中国古代文化,要求正襟危坐,就是坐如钟,所以明式椅坐面很高,离地500mm以上,使你坐在上面不能跷二郎腿。扶手也很高,为什么要很高?它要端起架子来,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体现。另外,靠背也不是很舒服。还有明式床,你现在还能在市场上看到它吗?

明式椅的现代设计
所以,我一直觉得,设计不是个外形问题,而是个思想问题。如果不研究中国文化,不研究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模型,家居设计永远是流于表面,不可能深入,比如椅子到底应该多高,休闲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办公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
明式椅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符号,但明式椅现在的走向非常不正确,比如用价格昂贵的黄花梨,一把椅子卖个十几万二十几万元,估计除了有钱人,中国的老百姓享受不了。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出老百姓消费得起、也真正符合他们生活需求的明式椅,既不失去明式的风格,又能跟现在流行的落地窗、服饰、床,甚至欧式的一些东西能够吻合起来,融入到国际的范围,那这个明式椅才有价值。
我们把明式椅的精华延续下来,并继承它的符号与它的功能,但进行了重新设计,希望通过这些改造,让这种高端的椅子步入寻常百姓家。(陈雪聪∕编辑)
红木人物访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