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红木企业的革新
2016/02/03|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2015年,进入到红木行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生产管理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与中国整体经济接轨,红木行业也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如何适应新常态下红木产业的发展态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红木企业开始大刀阔斧的革新。

2015年进入到红木行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生产管理成本增加,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与中国整体经济接轨,红木行业也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2016年红木企业该如何适应新常态下红木产业的发展态势?中国古典家具网采访了东莞国寿红木副总经理王耀佳,谈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红木企业如何通过改革脱颖而出。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革新,不同的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企业的革新应该分几个层面,现在红木行业陷入低利润的时代,企业更要重视的是理念上的革新。

首先企业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想怎么做,制订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划与目标,企业主要有自己的思路,根据时代性特点不断调整与更新企业规划。

企业定位

首先,红木企业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弄清“想做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实际上许多红木企业都未曾有过深刻的思考,即企业的定位。

红木行业在现阶段看来,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化不够成熟。前几年,红木产业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暴增。所以,为满足市场扩张的需要,许多红木企业近年发展了一定数量的经销商,自身的产品线也较为丰富。

然而,这些企业却并不一定有自己的明确定位,这是企业发展关键而根本的问题。

以国寿为例,我们要做全国连锁经销的红木企业,于是我们选择了缅花这种木性好而又量大的木材;我们要做百年企业,于是我们确立了以品质加创新为主的企业理念;我们追求产品品质,于是选择对材料、生产、工艺等都有苛刻的要求,于是我们定位为中高端产品。

企业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在公司产品、管理、营销上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产品革新

在产品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无产品阶段。所谓的无产品阶段,即企业产品没有自己的定位,随意模仿别人的产品,对于品牌没有概念。处于无产品阶段的红木企业非常多,一旦市场遭遇坎坷,这类无产品的企业将毫无抗风险能力。

第二,有产品阶段。即产品有设计,紧跟市场,主要以模仿别人的产品设计为主。这是目前红木企业的主流现状,包括一些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第三,产品创新阶段。即企业有规划性地投入研发,在产品创新上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征。

最后,产品结构阶段。即处理产品与市场,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产品能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针对市场竞争情况推出相应的竞争产品,拥有符合自己定位的产品层次。

营销革新

当企业有了自己的产品结构,就需要对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反过来说,许多红木企业在此之前都还没有进入到市场营销阶段,还处于初级的销售阶段。

所谓营销,就是要不断的调整细分市场、区域市场,根据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加强产品与市场的联系和信息交换,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关系等做出相应的营销对策,同时根据政治和经济的大环境因素作出调整。

管理革新

当企业有了自己的定位,便决定了企业的管理。然而,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变化、产品结构的变化、营销政策的变化等做出调整。优秀的管理应该是不断调整以适应 企业前进的步伐,而落后的管理则会阻碍公司发展。

广东的红木企业的理念历来是生产大于市场,即产品支配市场,许多红木企业停留在这个阶段。然而,市场的变化已决定其起支配作用,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生产、设计和营销等,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生产,脱离市场。

红木企业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属性的行业,在吸引人才和科学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其它产业。因而,打造现代化的红木企业就要求不断吸引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管理水平、科学的运营,引进现代科学的管理体系,升级企业管理制度。

当市场进入到低利润时期,企业成本与收益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管理和制度也应升级。红木行业从低投入、高回报到高投入高回报再到现在的高投入低回报时期,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则必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甚至连年亏损,这便是企业管理革新的重要性。

品牌革新

品牌阶段,是一个高投入的阶段,这种高投入,包括生产、服务、人才、管理、设备工具等的投入。

在品牌革新阶段,市场推广进入到面的推广阶段,企业有品牌运营的概念,完善与明确市场及产品的定位。做好市场维护,从设计、产品到销售、售后、信息反馈等;扩大宣传,制订针对性的宣传推广计划,重视品牌形象及维护。

在当前的红木行业中,进入到品牌革新阶段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企业的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进入到品牌阶段离品牌的成熟还需更长久的时间。而且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覆。(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胡龙华∕文)


红木人物访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