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红木家具:实用,为美好生活服务
2018/02/20|来源:《中国艺术红木》第2期
[摘要]拥有一件美观又实用的红木家具,成了人们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正是这种向往,促进了传统家具的改良和当代艺术红木家具的设计萌芽,推动消费市场向前演变,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成为当前红木市场的基本要求。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了中式文化回归的必然性。
近年来,红木文化通过媒体、展览、艺术馆、舞台剧、书籍、文创产品等多样的形式得到广泛传播,神奇的榫卯工艺和优美的红木家具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同时,大众对“高颜值”产品的钟情度不断加深,拥有一件美观又实用的红木家具,成了人们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东莞国寿红木《世外桃源·君尚衣柜》
正是这种向往,促进了传统家具的改良和当代艺术红木家具的设计萌芽,推动消费市场向前演变,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成为当前红木家具市场的基本要求。
区别于收藏型的艺术红木家具将艺术性最大化,从而创造更经久传世、有代表意义的艺术价值,“市场”的艺术红木家具追求与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的融合,讲求美得舒适、健康,美得有品质、有格调、有个性,它的艺术性要照顾或服务使用体验。“家具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红古轩创始人吴赤宇这句话,恰恰是理解“市场型”艺术红木家具的关键:着眼于提升家具的实用性,增强功能性、舒适性、耐用度,只有得到大众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其艺术形象、结构、手法才有意义。
深圳泰和园《百子团圆餐桌11件套》
例如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东成红木董事长张锡复关注的红木保健功能,可以从木材的气味成分、释放规律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深入研究,给消费者带来养生保健的红木家具。张锡复认为,突出红木家具的保健功能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同样的,在坚持做“光身家具”的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波记家具董事长伍建波看来,红木家具既是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居家用品,其健康环保功能符合现代人们的绿色理念和追求。
中山东成红木《缅甸花梨香茗1号办公台》
除了功能性,舒适度也是行业一直致力提升的方面。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家具设计专业创始人、中国新中式文化研究院院长胡景初指出,当代中式家具设计不能丢失的是保持中式家具的比例匀称、结构严谨,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力学。
中山波记家具《小叶紫檀八角官帽椅》
无论提升功能性还是舒适度,都是务求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享受,用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泰和园董事长邵湘文的解读则是,“艺术红木家具与所有流派家具一样,都要切切实实理解市场的需求,把当代人对家具的认识和思考反映在质量上”,实用、美观的红木家具才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中山红古轩《云龙·罗汉榻》
有人指出,当前的一些红木家具设计创新比较重视形式感(艺术形象),新材质、新工艺运用等还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尚且达不到“艺术”“实用”兼顾交融,艺术理念、设计、工艺如何实现市场生产?如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不让家具成为家中的一件摆设?这是市场领域的当代艺术红木家具需要研究的课题。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国寿红木董事长陈国寿认为,家具设计和文化定位只是第一步,从打样到投入市场,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要保证家具的实用、美观,企业还要做好基本功,认真在选料、结构、工艺等方面下功夫。
如今,人们不仅认可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在此基础上完善、挖掘、创新、重组中国的文化、工艺、艺术,甚至融合世界家具文化的精髓,创作出具有崭新中式意韵和实用意义的当代艺术红木家具。越自信,越创新,同时,市场对当代艺术红木家具创作的刺激,折射出行业的活力和潜能,行业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呈现,也随之上升到传承以外的更高层面。(来源:《中国艺术红木》第2期 何欣仪∕文 杨银竹∕编辑)
红木行业新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