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红木厂家国祥红木:托泥赋予红木家具沉稳气质的精髓
2024/10/08|来源:国祥红木微信公众号
[摘要]托泥细节显智慧,古典家具之美,值得细细品味。

托泥,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承接腿足,避免其直接触地。

托泥的设计初衷在于防止家具腿足受潮腐烂,同时,它也改变了家具四腿直接落地的传统形式,为家具造型增添了新意,今天浙江红木厂家国祥红木带你探索托泥的奥秘。
托泥形状多样
托泥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梅花形及海棠形等,这些形状往往与家具的面形相协调,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

框形托泥多用于有束腰家具上,与抱肩榫结构相配合,增强了家具的稳定性。而垫木形托泥,则是一长条木方装在家具足下,起到承托作用。
托泥的种类
王世襄老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详细描述了腿足与托泥之间的三种结合方式。

对于条案而言,其腿足下端出两榫,托子两端凿榫眼,拍合之后,两根托子分承四足。这种结构在战国时期的木几或漆几上已有应用。

对于方形家具,其托泥通常由四根木材用格角榫攒边法造成,四角凿眼以容纳腿足底端的榫头。

而圆形家具的托泥,则是用嵌夹榫舌或用楔钉榫的造法,将弧形弯材攒接到一起。
总结
在传承和发扬古典家具文化的过程中,托泥这一设计元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它不仅是家具结构中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托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匠人们对家具设计的匠心独运,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来源:国祥红木微信公众号)
国祥红木红木家具选购东阳红木家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