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观红木
2009/10/12|来源:中国商讯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 中国古典家具网(www .328 f.com) 是一个专业的古典家具商务信息平台 , 致力于建立一个中国古典家具供应商与采购商信息交换交流与信息共享利用的互动平台 。 她以享有驰名美誉的中国古典家具生产基地 ― ― 广东省为依托, , 面向全国 , 汇集了各地古典家具生产厂家及古典家具品牌的资料(北京古典家具 、 上海古典家具 、 福建仙游古典家具 , 浙江东阳古典家具 、 江苏古典家具 、 河北古典家具 、 广东台山古典家具 、 广东新会古典家具 、 中山三乡古典家具 、 中山大涌红木家具 、 中山隆都红木家具) , 庞大的企业 、 产品 、 商机数据库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和采购商活跃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寻找商机, 寻找合作伙伴, 开展商务合作 。 目前 , 中国古典家具网现已成为中国古典家具行业中全国最专业的大型古典家具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
    近年来,从珍爱到收藏、从收藏到投资、再从投资变为投机,甚至最后的疯狂———红木家具市场既有水流云在的淡定与坚持,也有波涛汹涌的吊诡与张狂。
  然而就在这两天,随着内地经济的复苏,特别是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到来,红木家具价格却一路看涨,大有止跌回升之势。那么,在历经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之后,红木投资,是否正当其时?随着经济与投资市场的回暖,红木投资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吗?
  红木投资
  记者的一位同行,9年前,因酷爱红木,竟一不小心让她以超值的价格购得了多件红木家具。如今,每每说起她当初的选择,她仍会津津乐道。“那时的价格真是太便宜了,只可惜手中的资金太少,错过了不少好机会”。现在,她有事没事的仍会去家具市场转转,不仅仅是满足于她对红木的那份喜爱,因为她发现,年初看中的一对红木圈椅,现在已有了20%的涨幅。难道红木价格真的要止跌回升了吗!
  近年来,红木家具从珍爱到收藏、从收藏到投资、再从投资变为投机,红木家具成为继古玩,字画,乃至股市、楼市之外的又一种投资选择。然而,市场对红木的热爱并没有按照它原有的轨迹行走,从2005年至2007年的两年中,红木价格在短短两年内上涨了近五倍,并在2008年底又跌回原点,红木的“疯狂炒作”,导致大批炒家血本无归……
  市场
  涨声一片!红木真的要触底反弹?
  仿佛在一夜间,红木家具的春天又来了。去年还曾疯狂掉价的红木家具,如今已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近日,记者从多家销售红木家具的专卖店了解到,与年初时的红木价格相比,目前市场上红木家具销售价格普遍比去年底触底时上涨了两三成。一些稀缺的红木家具,售价更是比前段时间涨了三四倍。恍惚之间,红木市场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如酸枝木、黄花梨、小叶紫檀原材料至少涨了三成,有的甚至涨了五成以上。
  “最近,红木家具价格已经上涨了,部分红木的价格涨幅超过了30%。”一家红木家具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以来,原材料一直在涨,特别是一些价值较高的整木老料,价格多次上扬,而整木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了家具价格。
  “去年红木价格曾经历过数月的暴跌,但今年年初,随着经济复苏大势的明朗,红木就没有停下过涨价的脚步,到8月份基本又重新涨到去年跌价前的水平。”他向记者介绍,有一种东南亚酸枝材料做的红木家具,这段时间价格涨得很快,根据树木等级不同,原来每立方米1万元,如今要每立方米3万元;原来每立方米4万元的材料则涨到每立方米12万元。
  “原材料价格上涨,你说这家具能不涨吗”?不过,记者也发现,尽管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上涨明显,但也有一些经销商没敢贸然提价。
  在居然之家深发红木的卖场里,一位女销售人员正闲坐着等待收工。她告诉记者,他们家具的价格,今年以来一直是稳定的,基本没怎么调价。只有部分款式有一些折扣。但她表示,海南黄花梨和紫檀类的大件家具价格几乎没有变化。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的来临,红木销售的价格肯定要涨不少。
  红木的春天来了?红木家具真的能在暴跌后迅速回归吗?
  “红木家具从‘天价’到几近‘崩盘’,固然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但市场的过度投机则是最根本的原因。”红木家具销售商梁先生告诉记者,从长远看由于红木家具原材料稀缺,其价格趋势必然是长期上涨。现在红木家具价格已基本正常,预计今年的价格也不会有太大的涨幅,如果想买保值增值的红木家具,现在应是好时机。
  他说,由于红木主要分布在地球赤道的边狭小地带,生产期长,基本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价格越来越贵,资源的稀缺性注定了红木的收藏价值,因而成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投资品。而红木家具的主要市场是在中国内地,随着内地富裕阶层及投机队伍不断增多,红木家具市场的需求量也随着增大。因此,随着国外红木原材料越来越供不应求,涨价自然成了必然趋势,国内红木家具的成本当然也就水涨船高了。此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以来,随着内地经济复苏大势的明朗,在国际金融危机前期价格一度“探底”的红木,再度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目标。
  投资
  蠢蠢欲动!红木投资正当其时?
  林先生来北京经营红木生意已经十多年,他不仅在市里有自己的专卖店,还在通州建有工厂。
  “目前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很多,他们的红木家具出厂价格也已经上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小叶紫檀的价格已经了涨了30%~40%。4个月前原材料价格已经开始上涨,3月份以来生意开始有明显好转,如今订单数量比2008年下半年翻了好几番。
  “现在我们也在有选择性地对产品调价,目前家具价格上涨大概有30%。”林先生说,今年以来,客流量明显增长了不少,销售量也基本能和2007年持平,但因为目前家具的价格还不高,所以销售额并没有增长很多。
  “原材料上涨反映到家具价格上需要一个过渡期。”一旁的工作人员也随声附和,“现在没涨价的都是店里的存货,三个月以后,这价格肯定就涨上去了。”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最好的红木品种为海南黄花梨,其次为叶檀、越南花梨、大紫叶檀、酸枝。其中,被视为红木收藏风向标的海南黄花梨已十分稀少,目前价格约为每公斤9000元,未来升值空间还很大。
  “红木家具价格回调,目前是抄底的最好机会……”近日,随着红木家具市场价格高台跳水,一些商家开始借机用抄底保值来造势促销,一些观望已久的消费者也开始跃跃欲试。那么,红木市场真的回暖了吗?红木家具究竟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在新一轮价格上涨结束后,会不会引发价格的急跌?
  “目前各类红木家具的市场价格已跌至底线,不可能进一步下跌,同时,随着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的到来,红木家具价格很有可能在十一后反弹,投资者应抓住时机,适时出手。”一位业内人士从成本上分析认为,面对新一轮的“涨价风”,红木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仍然是推高红木价格的主要原因。
  红木家居网总编辑郭恩也认为,“目前红木家具市场行情已趋于稳定。”不过他认为,价格虽有反弹,而要想达到2007年的销售状况,也许要等上几年。
  不过,一位专门从事材料学研究的专家则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的价格水分未被完全挤干,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过红木家具未来价格走向还是要根据供求关系来定。他表示,在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的市场环境下,同时随着《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的实施,深色名贵树种已扩至101种,消费者将不再盲目追捧红木,所以目前价格走势还很难说。
  然而不管大家如何预测红木家具价格未来走向如何,多数人都表示,从长远看,由于红木家具原材料的稀缺,其价格趋势必然是上涨的。但专家也建议,买家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购买红木家具,毕竟红木的流动性低,这其中蕴含的风险不可小觑。
  记者了解到,家具市场的利润也就是在5%至10%,投资增值的速度也不应该超过这个速度。从以往其他藏品的经验看,泡沫破灭的时候就很难重燃市场信心。专家建议,要分清消费和投资,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实用性依然是红木家具的主要功能,如果是自用,价格超过实用价值就不合理,也不要轻信升值保值盲目出手。
  消费
  懵懵懂懂!红木家具一概能升值?
  “红木家具不是简单的消费品,它可以归属为艺术品的范畴。艺术会赋予红木家具第二次生命。只有成为艺术作品的红木家具才具有升值空间,才能作为收藏品或者投资品。”一位收藏界的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做工粗糙、毫无美感、缺乏艺术内涵,即便采用的是名贵海南黄花梨或者小叶紫檀,也仅仅是木头一块,是没有人愿意出高价钱接手这样纯粹的生活用品的,材料的升值与否对家具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对此,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制材分厂经理吴建国认为,如果将红木家具作为投资品,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家具的材质,真材实料是前提,最好选择稀缺的木材,目前来看,黄花梨和小叶紫檀是比较好的投资选择;二是产品的工艺,一定要选择人工雕刻的,如果有资金实力,最好选择名家雕刻的红木家具,这样才能保值、升值。吴建国告诉记者,人工雕刻不仅对工匠的技艺要求高,并且耗时长,一件产品可能需要雕刻数月,图案繁复的精品则需要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随着工业化的普及,一些厂家为了加大产量,降低成本,会采用机器雕刻的方式,这样制作而成的家具千篇一律、缺乏艺术内涵,显然不适合作为投资品。”业内人士指出,购买红木家具,首先应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从欣赏艺术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品味红木家具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以此作为投资品,更不能抱着投机的心态购买红木家具。“并不是所有用稀有的红木制作出来的家具都具有收藏价值,都可以作为投资品。”
  据了解,与字画、茶壶等工艺品不同的是,红木家具自古便几乎没有体现出“出身”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重艺术而轻技术,很多气韵不凡的古代家具都没有署名也查不到制作者。记者从拍卖公司了解到,目前通过拍卖进行交易的主要还是明清时代的古典红木家具,而现代的红木家具更多的还是在一级市场流通,即便是通过拍卖途径交易的现代红木家具,也主要是一些雕刻名家的作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少有红木家具厂商以他们的雕刻工匠为卖点。一些红木家具厂家虽然拥有从业多年、技术精湛的老工匠,却并不愿意为他们树碑立传。红木厂家往往存在这样的担忧:一旦以工匠作为卖点,好工匠很容易被其他厂家挖角,导致成本增加;或者工匠的翅膀硬了,自己单飞,无形中增强了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业内人士提醒,在不明确雕刻工匠背景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更要擦亮双眼,注意审视家具的工艺水平及产品的艺术内涵,因红木家具的年代不同,其升值的空间自然也就会相当悬殊。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在现代风格的装饰中搭配几件红木家具,然而,随着红木家具消费骤然升温,消费者上当受骗的事件也是司空见惯。面对一派乱象的红木家具市场,消费者虽对红木喜爱有嘉,却大有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无奈与尴尬
  红木市场:“深不可测“
  “古旧红木里藏的猫腻太多了,一个不留心就会上当受骗”一位收藏界人士告诉记者,不少古旧家具商店都打明清家具的旗号吸引顾客,可明清距今百年以上,这期间又经历过无数战乱,能落到家具商手中的藏品能有多少呢?即便是现代红木家具市场,有些欺诈手段也不可不防。造假的手法不断花样翻新,就连专家有时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辨别真伪,甚至有时也会“打眼”。
  李女士在一家家具市场订购了一套“花梨木”家具,价值2.1万元,使用半年后发现家具开裂。经专业机构检测后发现,家具材质为古夷苏木,不属于红木类,也不是花梨木。董先生以6.5万元购买一对黄花梨圈椅,经过专业检测机构鉴定,该椅子的材质为非洲黄花梨,并非价格昂贵的海南黄花梨,市场价值不超过2000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长期以来,某些商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红木家具标签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标注,而是用模棱两可的标注误导消费者。很多红木家具销售商故意混淆名称,把市场价每立方米几千元的非洲和巴西花梨木说成是每立方米两三百万的缅甸、越南黄花梨,而从颜色、花纹肌理来看却十分接近,再经过后期的制作、上漆几乎能以假乱真。再有,便是大量使用边材,却谎称为全红木家具。
  据中消协统计,2008年受理红木家具投诉涉及金额占全部家具类投诉的31.85%。红木家具纠纷中有六成是因为商家没有告知消费者所购家具含边材。而根据红木国家标准,只有紫檀木、花梨木等八类木材的心材才能称为红木,用这八类木材心材制成的家具才能称为全红木家具。而《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规定,红木家具的外表和承重部位均不能使用边材,边材总用量不能超过10%。
  不久前,北京市木材家具质检站公布了最新市场调查结果,北京市场上80%的红木家具都使用了不值钱的浅色边材,而且绝大多数商家并未告知消费者。专家指出,使用了边材的红木家具与合格产品价值相去甚远。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套价值约5万元左右的花梨5件套家具为例,椅子两腿之间的横梁、椅子背、侧面的非承重隐蔽部位大约占1/4至1/3。如果这些部位掺入超过1/10的边材,做成家具后价格会相差近万元。
  据业内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制假现象绝不是个别问题,目前红木市场中约有三成产品是以次充好。“现在造假的手法越来越多,连收藏家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来辨别真伪。”
  作为红木家具的消费者来说,极少有人具有识别红木材质的专业知识,很难搞清楚所购家具材质的真伪。一旦发生消费争执,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仅凭一些机构出具的家具材质检测报告,往往难以获得法律的认可。
  红木乱花渐欲迷人眼?
  标准执行:良莠不齐
  那么,作为家具行业中的高端产品,每套动辄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红木家具真的就无法可依了吗?
  “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行业突破了历史性局限,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8年9月1日,由中国家具协会、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等机构修订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QB/T2385正式实施,该标准要求所有的红木家具“明示消费”,还对红木作了重新定义,不仅扩大了红木家具的木料种类,而且将一些价格较低的硬木也划入红木家族。业内认为此举有助于规范红木家具市场上的乱象,加速行业洗牌。
  “标准最大的亮点就是,销售的红木家具必须标明产品名、木材、辅料、木材产地、质量等级、涂料、规格等等。也就是说,根据新标准规定,所有红木产品在买卖时,必须出示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和质量明示卡”。
  如今,标准实施已将近一年,却还有许多厂家和消费者不了解标准的内容,甚至根本就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在居然之家的深发红木家具店,一套越南红酸枝的圈椅特价1.8万元。当记者问到是否能出示质量明示卡时,销售人员表示,我们销售的红木家具都有质量明示卡,会将产品的品名、木材、木材产地,以及是否含有辅料等信息写明,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当记者提出是否知道《红木国家标准》及去年施行的《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时,销售人员表示,当然知道。而且他们是目前执行此标准的为数不多的几家红木生产企业。
  在成寿寺附近的古旧家具市场里,一家红木家具销售人员非常热情的为记者介绍家具的材质及雕刻工艺,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出示质量认证和详细产品信息时,销售人员表示家具的详细信息可以为消费者仔细介绍,但并没有书面的资料。提到质量明示卡,销售人员明确表示,他们的家具没有质量明示卡,并一再表明品牌的信誉度很高,你看中了就买,买回去你可以去做检测,有问题我们包换!
  由此可见,目前红木市场并没有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多数红木品牌多会将品牌的资格认证拿给消费者,希望借此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那么,标准是有了,为什么销售企业拒不执行呢?据记者了解,该标准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而并非是强制执行,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自己选择执行或不执行这个标准。
  红木水深深几许?
  □若依
  近年,从集邮到古玩字画,从翡翠到普洱茶,各类收藏热是一波接着一波。而眼下最热门的莫过于红木家具了。从两年前的一路狂飙,到最终神话的破灭。红木家具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后,如今终于止跌启稳,重拾升势。于是,人们不禁发问,难道红木投资的春天真的又要来了!
  自古收藏红木者非富即贵。一件选材考究、雕饰精美的红木制品,不仅烙记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更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结。红木,已不仅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件工艺品,象征着华贵与气度。因为红木的古朴,因为红木的风韵,让人们对红木家具宠爱有嘉。无论是材质,还是外形。庄重中,始终蕴涵着浓浓的古老东方的文化气息,表达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
  正缘于此,近些年,“物以稀为贵”成为红木家具收藏市场的至理名言。从珍爱到收藏、由收藏变投资,红木家具市场从2006年起逐步卷入收藏投资的狂潮,红木家具更成为身价、高档奢侈品的代名词,两年中价格狂涨五倍。一时间,红木投资论,收藏论,原料的稀缺论充斥整个市场。甚至更有一些商家甚至不惜倾其所有,大量囤积,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的悲惨下场。
  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笔者也十分钟爱红木家具,甚至也有珍藏一、二的“冲动”。然而,在对红木家具的走访中,却真的感觉到红木市场的“深不可测”。从品名、木材,直至消费最为关心木材产地,以及是否含有辅料等等。销售人员在那儿说得是天花乱坠,而消费者则是云里雾里,左右为难。选红木家具,如同撞大运一样,真假良莠全凭运气!
  那么,红木市场何以一派“乱”象丛生?是盛世收藏的需求还是热钱涌动的炒作,是利益纠葛下的市场驱使还是行业规范的正本清源?消费者如何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众所周知,红木家具可谓家具行业中的高端产品,每套动辄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然而资源的不可再生和巨大的利润驱使,令红木市场偏离了它原有的正常轨迹。于是,偷梁换柱,掺杂使假现象屡见不鲜。对此,我国虽多次出台相关标准,规范红木市场的发展,但不得不说,收效并不显著。就拿去年出台的《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来说,它只是一个行业推荐性标准,企业是否执行,全凭企业的良知。为此,业内人士呼吁,应该采取相关部门联手的方式,尽快加强红木家具的市场监管问题。一方面,行业协会应尽快出台红木家具产品规范细则,如成套家具同一材质用料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冠以相关名称,同时细化市场流行的材质名称;另一方面,海关、检疫和税务部门要加大对此类暴利产品的征税监管力度,并建立起跨国的原产地认证机制,从源头杜绝红木原材料的进出境问题。而红木家具的生产及销售企业也应以诚信为先,以品质取胜,自觉承担起促进红木市场的规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唯此,才能促进红木家具市场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万事均有定则。当一切重新归于平淡。红木,依旧风景这边独好!

红木行业新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