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12月份,逐渐迎来经济复苏的2009年即将落下帷幕。当众多镇区还在进行本年度最后冲刺之时,近日市委书记陈根楷接连走访多个镇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这些镇区在新格局下的发展指点迷津。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区域布新局书记点迷津》系列报道,沿着市委书记的步伐逐一探访当前各个镇区所遇到的难题,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明年的开局出谋划策。
专家建议两镇沿105国道合力打造“红木家具十里长廊”
开篇语
进入12月份,逐渐迎来经济复苏的2009年即将落下帷幕。当众多镇区还在进行本年度最后冲刺之时,近日市委书记陈根楷接连走访多个镇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这些镇区在新格局下的发展指点迷津。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区域布新局书记点迷津》系列报道,沿着市委书记的步伐逐一探访当前各个镇区所遇到的难题,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明年的开局出谋划策。
作为同被列入主城区范围的镇区,历史上曾合称隆都的沙溪与大涌堪称中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业重镇。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两镇产业结构与产业弊端均有颇多相似。近年来,民间要求两镇合力打造第三产业、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的呼声越来越强。
近日陈根楷前往两镇调研时强调,为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为2010年开局做准备,沙溪与大涌应严控“山寨厂”数量,加快引入大企业大项目。此外,考虑到两镇均拥有红木家具产业的基础,可跳出镇区谋规划,合力完善这一产业的各级链条。
有专家建议,若两镇能破除各种束缚,沿着105国道合力打造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十里红木家具长廊”,必将带动全市的红木家具产业加速突围,实现新的飞跃。
□记者走访
传统产业重镇“各自为政”
产业发展,交通先行。谈及沙溪与大涌的传统产业,离不开中山的大动脉105国道。从城区出发,沿着105国道经过沙溪往大涌一路前行,汇聚了众多中小企业的专业市场近年来不断兴起,两大镇区的产业变化轨迹清晰可见。
在105国道沙溪段周边,各种服装专业市场可说是“竞相争艳”。尤其是在今年,先是6月华南地区大型的布匹服装交易中心沙溪轻纺城如火如荼招商,后是9月珠江西岸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广东沙溪龙瑞小商品市场的乔迁开业。自此,沙溪正式告别了长期阻碍休闲服装产业实现升级的“马路经济”,专业市场数量跃升至10个,专业市场群初见雏形。
从105国道沙溪段进入到沙溪新濠路,则呈现出另外一派独特的专业镇风景:宏达一品居、中飞等家具名企在此云集,今年3月份才正式开业的全国经营面积最大的红木家具市场———隆都红木家具博览中心颇具气势地屹立于新濠路上。紧邻着隆都红木家具博览中心,规模宏大的隆都红木家具商贸中心正在火热建造中,其工程一直延伸至大涌的入口大涌牌坊附近。
颇具意味的是,据传大涌镇的牌坊脚踩两个镇,面北是沙溪镇,面南是大涌镇。正因为这一原因,其牌坊两边的发展形势有较大的差别。面南的大涌地界上遍布四五层以上的红木家具厂商,大型展示厅的布置各具特色,红木家具、红木工艺品荟萃其中,古香古色。市红木家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师曹新民告诉记者,他是眼看着沙溪一天一个样地向大涌靠拢过来的。如今大涌的地价已经达到近60万元/亩,没有六七百万元资金根本进入不了大涌现代红木家具的门槛。所以新商家只能把店铺开在沙溪邻近大涌的地段,以尽量降低成本。
基于上述因素,近年来沙溪在积极承接大涌红木家具产业“外溢”的同时,快速地运用打造服装专业市场的经验兴建起红木家具博览中心与商贸中心,试图朝销售展示等方面做大红木家具产业。当然,大涌也早已意识到“前店后厂”模式已跟不上形势,毗邻105国道大涌段的两个红木雕刻精品市场正在积极谋划中。
在各自为政的传统专业镇发展模式下,沙溪与大涌依旧稳妥地各谋发展。只不过,来自市场的力量正逐步推动着两个镇区的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书记指路
严控“山寨工厂”合力发展三产
稳妥地度过金融危机最坏时期,这对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专业镇经济而言仅仅是开端。在追寻快速复苏的后危机时代,沙溪与大涌的共性产业弊端在哪里?未来又该如何进一步开拓思路,为2010的开局做好准备?
在陈根楷看来,从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山寨厂偏多可以说是两大镇区都存在的一大共性问题。陈根楷希望沙溪与大涌能有目的地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拳头企业,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好项目进驻,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山寨工厂的膨胀。“我们不欢迎‘租间房、三几台衣车就开业’的工厂进入中山。”陈根楷说道。
确实,对于沙溪来说,企业的升级速度必须跟得上专业市场的升级速度。倘若沙溪无法突破传统服装产业的弊端,加速培育优质企业,尽快打造出更多知名品牌,那专业市场建得再好也是徒劳;反观大涌,虽然其红木家具行业已经提升到资金密集型的阶段,但众多红木家具企业的品牌仍亟待提升。而其牛仔服装产业仍存在着众多山寨厂。
除了防止山寨工厂膨胀外,陈根楷还指出,工业发展到今天,隆都地区的大涌、沙溪很有潜力发展第三产业。隆都地区明年要重点考虑第三产业,要跳出沙溪、跳出大涌,跨区域去谋划三产、跨镇合作,想办法引进大物流企业落户,创造条件推进商贸业、物流业发展。
对于跨区域合力谋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实际上近年来民间与此相关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强。如上所述,倘若两镇没有深入合作,新濠路上及与其接壤的大涌路段必将兴起众多定位相似的专业市场,最终发生恶性竞争。
此外,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大涌有庞大的红木家具产业,拥有红木家具一条街,但家具企业均临街设展厅,没有借势发展红木家具专业市场,始终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目前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地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大涌继续单打独斗难免受到冲击。如果整合两镇资源,将产生较大的协同效应,这对两镇的家具业和商贸业的发展,乃至全市的会展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山红木家具产业优势明显,大涌和沙溪过去合称隆都,历史上是一家,完全有条件合力把红木家具产业做大做强。”大涌红木家具商会会长萧照兴说道。
□布局猜想
携手打造红木家具十里长廊
站在后危机时代的历史节点,沙溪与大涌该如何进一步携手合作,在2010年借助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新的腾飞?
《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社主编王周建议,要以“合纵连横”的思维方式,以大涌为源头发端,构建一个贯连沙溪、三乡,集红木家具、古旧家具一体化的大卖场体系,最终增强中山市红木家具产业的软实力。
电子科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梁士伦曾参与制定过沙溪与大涌的三产规划,在他看来,大涌与沙溪虽曾同属隆都,合作有相似的文化基础支撑,但因现实原因如今仍各自发展。从携手发展跟红木家具有关的三产来看,建议大涌与沙溪两镇携手打造一条从沙溪红木家具博览中心出发延伸至大涌岐涌路的“红木家具十里长廊”。这一长廊若建成,规模将是全国最大。
“当前,从沙溪红木家具博览中心至大涌岐涌路的路段有部分是‘断掉的’。由于道路一半属沙溪,一半属大涌,两边无法共同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容易形成产业带分割的局面。建议市里对这些路段进行统筹。”梁士伦说道。
梁士伦还指出,沿着105国道沙溪路段,沿线分布着许多专业市场,并一直延伸至沙溪红木家具博览中心一带。如果“红木家具十里长廊”能打造出来,将与沙溪的数个专业市场形成规模庞大的专业市场聚集区,产业聚集优势更加凸显。
红木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