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一抹动人心魄的蓝
时间:2015-11-03阅读:2676 返回首页

紫铜铸胎镶嵌的金丝婉转,工笔勾画的纹饰姿态万千;千锤万炼,终成绝代风华溢彩流光。

——题

那一抹动人心魄的蓝,它是“四大名旦”、“燕京八绝”之首,它亦是难得的中外“混血儿”工艺(外传技艺珐琅技艺与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它便是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

一件工艺精美的景泰蓝色泽鲜丽、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一件工艺精美的景泰蓝色泽鲜丽、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中国著名特种工艺之一,工艺繁复,精致。先以紫铜铸胎,在胎体上作画,绘制好花纹图案;然后将细铜丝或金银丝轧扁后,根据所画的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接着便是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珐琅釉料其颜色有蓝、红、黄、绿、黑、白诸种,使用时还需用一种特别的油剂调成糊状)填充在花纹图案中,这些工序完成后,接下来的是烧制。烧制非一次即可,还需反复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最后用水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胎而出了。

景泰蓝之点蓝工艺,用棉布吸干釉料的水分之后再用扣针剔除多余的釉料
景泰蓝之点蓝工艺,用棉布吸干釉料的水分之后再用扣针剔除多余的釉料

景泰蓝,具体源于何时,考古界至今尚未有统一答案。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蓝”与“琅”又近音,故而得名“景泰蓝”。唐代时,外域珐琅技艺东传进入中国,很快被本土化,与本土金属珐琅技艺相结合,成就了最具民族特色的景泰蓝。在历史长河中,景泰蓝作为皇家艺术的一朵奇葩,独踞宫廷600余年,成为宫廷陈设及皇家御用的首选,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尊崇。

景泰蓝有金属的光亮,又有珐琅釉的流光溢彩,鲜艳亮丽(图为掐丝珐琅西番莲香炉)
景泰蓝有金属的光亮,又有珐琅釉的流光溢彩,鲜艳亮丽(图为掐丝珐琅西番莲香炉)

如今,帝国时代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而景泰蓝却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中重要的艺术门类。镌刻着历史繁荣兴衰的景泰蓝,也用艺术的语言述说着时代的流变。如今,景泰蓝除了以独立器件存世外,这项工艺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器物制作中,清朝时期,为宫廷御制器物的清宫造办处就将景泰蓝镶嵌于家具中,制作了独具特色的景泰蓝家具(称为镶掐丝珐琅家具)。与瓷器不同,景泰蓝有着金属的光亮,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镶嵌于木质家具中,能让木质家具流光溢彩,富丽堂皇,非常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审美需求。因此,景泰蓝家具成为清宫廷家具一大特色,盛行一时。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莲托八宝兽首衔环洗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莲托八宝兽首衔环洗

现存的宫廷家具中,有通体镶景泰蓝的靠背椅,也有部分是在以木为胎的家具上镶嵌一些景泰蓝作为饰件的宝座、屏风、柜格等。一件做工精湛的镶景泰蓝家具通常是费工费料、材美艺精,凝结了当时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堪称佳品杰作。中国传统家具史上,景泰蓝与红木家具的完美结合,让金属的光彩绚丽与木之素雅巧妙“联姻”,相得益彰,缔造了传统家具的传奇。

现代一些企业也开始将景泰蓝与红木家具完美融合,创造了一系列精美的景泰蓝家具(图为红宝轩创制的景泰蓝家具——《天香》系列)
现代一些企业也开始将景泰蓝与红木家具完美融合,创造了一系列精美的景泰蓝家具(图为红宝轩创制的景泰蓝家具——《天香》系列)

如今,这份传奇,还在延续。无论是景泰蓝,或是红木家具,都越来越受世人所喜欢,因为它们的光彩夺目,也因为它们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内涵。当代,有一批红木家具企业致力于研究景泰蓝与红木家具的融合,并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让这份古老而传奇的工艺继续流传下去。来源:第三十一期《品牌红木》杂志  徐妃妃∕文

杂志文章详情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