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作为家具业界的专业媒体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征战在家具专业媒体《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第一线,足迹遍及东南亚、欧美,乃至拉美各国。哪里出现家具、家居业界的大事件、焦点新闻,立马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于是,在报道题材上,就具有了不可多得的唯一性,其专业媒体人的身份也就因此而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可替代性”。
为此,除了“有幸”之外,还要感恩“有缘”!正是在香港家庭用品展上,我与巴西的家居媒体人父子——塔尔索·乔丹(TarsoJordon)、丹尼尔·乔丹(Daniels.v.Jordon)有缘相会、相识,由此,我荣幸地三度应邀赴巴西圣保罗南美家庭用品展作现场采访与报道。
王周老师在巴西圣保罗南美家庭用品展作现场采访与报道
一、专卖屏风的玛莉娅
巴西土生土长的玛莉娅女士的确是一位令笔者眼前一亮的受访者,她伶牙俐齿,一口略代台湾腔的国语倒是十分流畅,生动而传神!
说起她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喜爱,那可是从“迷恋”中国语言文字开始的。难说、难写的中文汉字简直令她“刻骨铭心”,从语言文字入手,鬼使神差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大千世界。
文化引领,艺术导航,让她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中国文人的“笔墨世界”。研读字帖成了玛莉娅女士的“业余爱好”。周末,她时常会用“读帖”来打发时光;习字、临帖,令她痴迷于汉语方块字的一点一画,以及像画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尤其是那些不无灵气的“会意”字,其字里行间的故事,而成语故事的引经据典,更是生动,引人入胜而脍炙人口。
琴棋书画,书画这姐妹艺术,从来就是“不分家”的。玛莉娅女士的书法功底有板有眼,写得一手好字,为她在丹青、淡彩艺术上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其业余级的国画水平着实不同凡响,在留学生国画比赛的获奖名单中,她两次参赛都“榜上有名”!
从中国汉字特有的书法艺术,到点、线、面构成的中国绘画艺术,再到对中国器物的情有独钟,陶瓷艺术柔中有刚,家具艺术中的“榫卯文化”令根置于南美巴西传统文化的玛莉娅如获至宝,几近于痴迷!她由衷钦佩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以及技师工匠们的心灵手巧,并坚信:在大千世界的民族之林中,这无疑是世上绝无仅有,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在她看来,不用一颗钢钉就能将“硬碰硬”的硬木天衣无缝地相互咬合,相互依存地连缀成精妙绝伦的器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谓之为“神器”的中国传统家具(木器),那绝对是鬼斧神工!说它是“木器”、“实木家具”,那恐怕有点儿“委屈”,谓之“神器”,或者“拔高”为家具艺术,实不为过。
明式圈椅的文化与内涵令玛莉娅女士十分喜爱
采访中,笔者单刀直入问及了玛莉娅女士一个问题:在您七年有余的职业生涯中,您最开心的是什么?她毫不迟疑地回答,能充满自信地运用汉语、中文(当然也包括用英语,巴西当地方言),向人们推介中国传统家具及其博大精深的家居文化。而面对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饶有兴趣,且不无情感因素的消费者,中国家具的真正“粉丝”,她会不厌其烦地讲述“榫卯”、“阴阳”、“八卦”与鲁班的故事;在她心目中,在巴西乃至南美洲那“遥远地方”,播撒文化的种子远比“生意”重要!玛莉娅女士更懂得:“用心”耕耘南美洲这片沃土,或迟或早,总有一天她会喜迎文化与生意上双丰收的收获季节!玛莉娅女士正是这样一位胸有成竹,默默奉献,美丽而执着的“农人”。
当问及“中国传统家具”单品之“最爱”时,玛莉娅女士瞥了一眼其展位上的那把做工和款式都相当可以的“明式圈椅”,然后用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注视着我的第一反应;我不置可否地报以对视,密切注视其神情、语态的微妙变化……那些“细微”之处并没有逃过,只是有那么片刻且稍瞬即逝的停顿。
停顿之后,她红嘴白牙缝里蹦出两个字:“屏风”。先前说“明式圈椅”,这似乎是采访者的“意料之中”,但她话锋一转,且十分明确地将关注点定格在“屏风”上,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看来,屏风这种“有她不多,无她不少”的传统家具单品,绝对不是啥举足轻重的“家具”。屏风这一单品,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引人注目”的光环笼罩,更没有达到令人刮目相看的“重视”程度!
屏风,你重视也好,他不重视也罢,正是在“可有可无”的不经意的精神境界里,造就了她“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霸气”!此外,还有那么一股子侠气柔情!其无拘无束的开放空间,具有隔断而不封闭;预留一定的时间、空间与特定尺度,既有分寸感,又有距离感,隔而不断;屏风,在某种意义上,是传统家具大家族中,最讲究礼仪规范,最讲规矩的家具!
屏风是传统家具大家族中,最讲究礼仪规范的家具,是玛莉娅女士的最爱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文化意义上的、理性的人文意识和深刻理解,巴西的家具人玛莉娅女士才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入情入理的诠释。简而言之就是:屏风是“大道至简”,讲“内外有别”,讲阴阳,讲分寸,讲层次,讲空间,讲进退有序,讲规矩、懂方圆及家规家道的礼仪重器,是有格局、有自信底气的好家具。
二、源自欧洲比利时的“中国家具女神”
上文提及,笔者在香港家庭用品展上,与巴西资深家居媒体人父子俩塔尔索·乔丹、丹尼尔·乔丹不期而遇,由相见、相识到相知,因而成就了本人三度应邀出访巴西的职业阅历。无独有偶,还是在香港:我职业生涯的福地,有幸结识了比利时的“中国家具女神”。其实,我记忆中的香港家具展览会,是名副其实的专业贸易展,但鉴于香港这自由贸易良港,并没有健全、完善的家具工业体系,亦无独到的地缘经济优势,家具展仅举办过三届就悄无声息地画上了休止符。
就展会经济而言,香港家具展虽不具有“风生水起”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但美丽、端庄的“中国家具女神”比利时毕湘黛小姐却在家具专业圈子里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话说“中国家具女神”,其实并非民间、官方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相对“小众”,或者说是笔者作为专业家具媒体人的“一己之见”,在“管见”与“一孔之见”之间,倘若登大雅之堂不成,那么,就权且作为小编、老记们的个人偏好之窃窃私语罢了。
远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年轻气盛的比利时小姐就相中了古老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并远隔千山万水到台湾留学,鬼使神差地竟由一位王姓老先生收她为徒(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层次),并为她取了个中国名字:毕湘黛。正因为这比利时女子的中国名字中有个“湘”字,再加上她的老师是湘南人,我这名正言顺的湘籍老记、小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这比利时女生的“老乡”。无巧不成书,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笔者在东方之珠香港见到了这位可以“两眼泪汪汪”的比利时“美女老乡”!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言归正传”。台北淅淅沥沥的小雨以及让人流口水的各种美味小吃让毕湘黛拿到汉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继续在台北工作生活了若干年,除了其小资情调有所滋长外,一种怀古念旧的恋物情结:对瓷器、旧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古家具、旧物件、老器具迷恋几近疯狂!
毕湘黛小姐对明清古家具的迷恋几近疯狂
尔后,毕湘黛辗转从台北赴香港,心仪东方之珠的城市魅力,以及香江之滨的怡人风光。
香港的传统家具店地处港岛著名商圈兰桂坊,靠近中环,商铺面积十分有限,但绝对是中国传统家具的老店,除了接待常规宾客之外,该店老板另外在广州增城开了间专事古旧家具修缮与收购的店铺,属于那种“前店后厂”的上世纪的“小微企业”。这对于既通晓英语,又能流利运用汉语,甚至还能用粤语、闽南方言变通中游刃有余的知性女性而言,这绝对是一份既具挑战意味,又十分有趣的工作!毕湘黛也的确是中国家具店这个特殊职位的不二人选!
关于毕湘黛小姐之“中国家具女神”的美誉,的确是一无官方证书,二无协会之类的民间组织的正式认可的“头衔”。笔者这干了几十年专业媒体的小记、老编的人,也的确不想阴沟翻船,干上件“晚节不保”的傻事!我以为毕湘黛小姐文静端庄,无论对于稍微拿得出手的家具是以质论价,还是货比三家,她都能从容应对。在家具展平台上,对买家访客迎来送往,均表现出一种“女神范”的大将风度,其谈吐专业而得体攻防,进退自如。谈文化,她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论艺术,她长袖善舞,亦可“短兵相接,唇枪舌剑”,好一派巾帼不让须眉的浩然正气。其眉宇间既不乏女神所具有的柔中带刚的英武,也不乏文武双全的那种东西方文化融汇贯通的智慧美!
对于当年家具展上司空见惯的“抄款”现象,毕湘黛小姐大度而开放式地积极应对。其身手不凡,表现不俗,令笔者记忆犹新。毕湘黛小姐所在的公司以一尊做工精巧、气宇轩昂、保存完好的古旧明清木构建筑“景运堂”木屋作为公司具有唯一性的华埠家具标识,古朴而大气;再加上其真材实料、有款有型的传统硬木家具,在那届“特装”不多的香港家具展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于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客买家,其中也包括怀有“抄款”不良动机的观众,涌向其令人刮目相看的展位。展位现场,毕湘黛小姐适时亮相,将专业观众引向其亮相的“关键所在”,既让“爆棚”的展位井然有序,又指导有方地让摄影者顺利寻觅到取景的最佳位置,从而获得他们朝思暮想的影相资料。如此“投其所好”让专业观众如愿以偿,且得到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对其商业品牌定格在印象深刻的完美之中。
如此“出众”,如此完美出彩,如此水到渠成地成就“精彩”,这就是一位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比利时姑娘,蜕变成蝶,成为“中国家具女神”的中国故事。作为家具专业媒体人,笔者为自己能作为一位见证奇迹的当事人,而倍感荣幸!
倘若将中国家具女神湘黛小姐比作“红花”的话,那么,扶她的绿叶就绝对少不了有心栽花、孕育“景运堂”古典家具品牌的林宝发先生,是他慧眼识珠,发现、栽培了毕湘黛这位为中国古典家具而生的比利时美女,给了她一个成为中国家具女神的平台。
毕湘黛小姐的老板林宝发先生,多年来以商业渠道的畅通作为基石,推动东西方家具、家居文化的交流互动
林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东西方家具、家居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而文化交流的桥梁,首先是以商业渠道的畅通作为基石。他将东方家具(中国家具和日本家具)卖到了欧美,与此同时,又将欧洲古典家具卖到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以及日本。在东方与欧美之间结成市场贸易纽带,并形成商业与文化并举的交流。而在这一过程中,毕湘黛小姐也顺理成章地成就了她女神级的多彩人生!
王周老师与林宝发先生
文章作者:
王周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家居文化资深行业学者
长期致力于文化、艺术、设计,以及“文化软实力”领域的研究与传播。作为资深国际评委,参与“全球家居创新大奖GIA(美国·芝加哥)”、“南美洲家居用品设计竞赛(巴西·圣保罗)”、“MIFF卓越家具设计大奖赛(马来西亚、吉隆坡)”评委工作。发表各类作品超过200万字,其中《增强软实力是发展的硬道理》、《构建中国家具工业的文化支点》分别荣获全国征文金奖与银奖。参与设计竞赛获金斧、中国家具设计大奖赛专业组铜奖、广东省家居设计展创意设计奖。
(来源:第五十九期《品牌红木》杂志)
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