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红木家具产业,走过了爆发性的黄金期,“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新时代发展方略。品牌、文创、数字化、新零售、机械生产等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步延伸到了红木家具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也发现,红木人正在经历一个重新选择方向的时代。
“怎么看?怎么干?”是所有红木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第11届红木品牌峰会上,杨志明、单霁翔、宋建文、杨六、林伟华等多位行业大咖以各自的精彩分享,给了这些问题最好的答案。
本届峰会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办,《品牌红木》全媒体、腾讯家居为战略合作媒体,得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并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赵保乐、广东电视台主持人央金共同主持,可谓是阵容强大。
“双循环”格局下仍以创新为要
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资本市场等宏观环境的动态变化,总是具有引领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趋势的能力。
“‘十四五’规划编制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给了中国今后中长期发展一个确定性战略指向,核心点就是‘双循环’战略。”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国家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第11届红木品牌峰会上说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之年。杨志明部长进一步解释,“双循环”战略举全国之力,从财政、金融、就业等多种政策工具凝聚起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并提升收入,打通消费者痛点,弥补内循环里体制障碍束缚、活力不强的问题,这有可能给红木家具行业带来一次新的机遇。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国家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带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红木企业融创新路径》主题分享
他认为,红木家具是从古典家具中传承下来,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逐步融合过程。而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重视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人才创新和环境创新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双循环”要素流通的障碍,绽放红木家具的融创新景观。
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执委、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创会会长宋建文也同样讲到,面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企业要自我创新,明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构建品牌新格局,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行业的变革。
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执委、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创会会长宋建文在第11届红木品牌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数字化”趋势下中国文化更有戏
“我们已经难以想象文化新发展可以离开互联网,我们同样难以想象互联网发展可以缺少文化的助力。”时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如此描述“互联网+文化”的感受。
这一说法在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上有了很好的验证。“故宫是一个千万级观众的博物馆,我们希望能成为亿万级的,成为10亿万级的,那该怎么办呢?就要靠互联网技术,靠数字技术。”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第11届红木品牌峰会上如此说到。
“我对工匠精神的体会,就是要脚踏实地地,一点一点的挖掘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把它们努力地保护好奉献给我们社会,奉献给我们的现实生活。”通过单霁翔院长的详尽介绍,我们了解到,故宫博物院搭建起以故宫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网站群、APP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等各种信息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聚合平台。诸如《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每日故宫》等自主研发的APP应用,将故宫珍藏和文化价值,用精美的图片和幽默的语言不间断地传递给大众,让阅读历史变得不再枯燥而沉重。
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主讲《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寻索红木家具创新之路
单霁翔院长向优秀红木家具企业代表赠送《单霁翔带你走进故宫-故人匠心》书籍并合影,传递匠心精神
有网友发文讲到:“即使没有机会亲眼看看故宫,但是我感觉,它离我并不远。”互联网、数字化打破大众对故宫的刻板印象,也敲碎了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感。“我们喊出一个口号,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我们没有失言,我们做到了。”单霁翔院长在现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红木家具本身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造物美学,故宫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红木人去学习参考及真正落地。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腾讯家居红木、品牌红木总编林伟华分享时也说到,我们相聚在互联网大会举办地——乌镇,以“联创,重拾奋斗者信心”为主题,就是提倡红木企业“关注互联网,多联合,多创新、多创造”,一起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高地,交流、探索,重拾奋斗者初心、信心。
代表国潮的品牌应来自红木家具行业
据2020消费者品质生活消费偏好综合报告显示,彰显潮流品味占第一位,52.1%;品牌、品质好跟随其后,还有就是新鲜感、国外大牌。叶茂中冲突商学院导师、杨六营销策划创始人杨六对此进一步总结为“美、个性、品牌、精神需求”四个关键词。
如今主流的、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非常愿意花钱在对美的追求上,杨六老师建议红木家具企业要去关注当代年轻人追求的美是怎样的;斟酌研究如何将文化的美、元素的美,更好地融入红木家具。“说到底,企业与企业之间营销结果不同,是对市场的认知不同和营销方法的不同。”
叶茂中冲突商学院导师、杨六营销策划创始人杨六展开《洞察需求变化实现品牌突围》精彩分享
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消费形态也从单一生活物质需求向多样化精神需求转变。单霁翔院长在与现场嘉宾互动时谈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热爱传统文化,并兴起了这股国潮风,只要把握大的形势,中国红木家具会迎来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
杨六老师则认为,消费者的左脑和右脑是有冲突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有冲突的,需要和想要是有冲突的,这就会产生需求,而后产生消费。红木家具企业要学会利用精神需求元素来推动品牌营销。红木家具是极具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器物,“代表国潮的品牌应该来自红木家具行业!”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红木家具的“上半场”是跑马圈地,是增量竞争市场,靠扩张、靠速度;而“下半场”是精耕细作,是存量竞争市场,讲的是运营和品质。这个时候,企业对品牌特别重视。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腾讯家居红木、品牌红木总编林伟华分享对于行业发展的见解
经过对多个行业的长期观察,杨六老师直言:“弱势品牌很被动,头部品牌过得还不错。”林伟华会长谈到:“2021,20%的红木品牌将掌握80%的红木家具市场。那些有方法、有工具、有行动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好,并逐渐占领市场。”
面对一个又一个重要时间点,要知道,红木人不仅要做思想上的奋斗者,更要做行动上的,抓住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十四五、双循环、国潮、数字化……),为行业及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央视著名主持人赵保乐(右)、广东电视台主持人央金共同主持第11届红木品牌峰会
多位行业大咖带来精彩的分享,让现场嘉宾聆听受益
【点此返回专题】
(来源:第六十期《品牌红木》杂志 梁晓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