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原材出口受限,行业会否面临悲剧局面?
时间:2014-01-13阅读:1219 返回首页

近期,有新浪微博网友在网上疾呼,来自越南、老挝最新新闻,2013年10月25日开始执行新规定:大红酸枝凭濒危证运输,花枝、花梨凭进出口及过境证明运输。越南、老挝报关公司通知中国合作方,凡在这两国订购的交趾黄檀必须于2013年10月25日前全部出关,以后越南政府将严禁出口。随后,加纳国土资源部部长也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加纳禁止出口红木木材,并给予已授予出口商近3个月缓冲期,以便其完成出口订单。作为红木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的缅甸也计划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停止原木的出口。前不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即CITES公约)对多种红木材质出口管制生效。眼看国内红木价格随着各种管制红木条约的出台水涨船高,木材价格上扬,照理来说对于木材商是好事情,但是,他们却表示,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红木原材出口受限引市场混乱

各主要红木原材出口国对于红木原材出口受限的消息传到国内市场的结果是红木原料价格疯狂上涨。很多木材商早些听风红木原材将限制出口,便提早囤积了大量的原材。随着红木原材价格的大幅度提升,很多木材商表示,短期内,凭借国内红木资源的短缺能够赚一笔,但是如果木材不能持续供应,从长远来说,利润平分下来,赚率比持久供应要少。“木材涨价,红木家具也可以顺势涨价,但是并没有带来红木市场的高速繁荣。”记者在采访广东中山某企业老板时,他非常担心地说。红木原材减少,红木家具的产量和销量都会相对减少,虽然红木家具价格上涨了,但是企业利润并没有改变多少,反而这种行为会扰乱红木家具市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和持久发展,企业付出的代价会更多。很多企业听风木材即将涨价,大量囤积红木家具,希望在市场炒热之后分一杯羹。你炒我炒的最终结果不过是市场的虚假繁荣罢了。

此外,随着红木管制的力度加大,红木走私行为将会愈显严重,很多不法分子为了增加红木进口量,用各种手段逃避海关检查,损害国家利益,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如此红木引入国内,势必也会以不合理的方式和价格冲击国内红木市场,不利于行业发展。

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曹静楼解读红木市场行情
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曹静楼解读红木市场行情

资源型产业 只有保护了源头才能保护市场

红木原材受限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国家针对红木砍伐消耗过度所采取的国家木种保护政策。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曹静楼表示:“资源型产业,只有保护了源头,才能保护市场,才利于产业的持久发展。”对于红木家具这种资源型行业来说,红木原材贸易受限是有利于红木家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受限并不是不能贸易,出口国红木出口受限有助于改善开采者的乱砍乱伐行为,推动红木合理有序的开采,此外,也能巩固生态成果,保护大自然,从而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形象。

从市场来看,红木走私、红木家具涨价、经销商囤货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症结看似出现在出口国木材受限上,但实际上,我们发现,这悲剧似乎不是“飞来横祸”,而是“自作自受”。而从产业整体来看,红木原材受限,能够保障红木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犯错了、市场出现了问题,可以改。可如果市场都没有了,还如何改?因此,从整体来看,出口国对于红木原材的限制,红木市场并没有真正的悲剧,反而是利大于弊。(来源:第二十期《品牌红木》杂志  王甜∕文  梁晓珩∕编辑)

杂志文章详情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