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周京南,我国著名明清宫廷家具专家。历史系文博专业,1991年本科毕业,同年8月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从1991年至1998年止,在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从事家具库房保管及研究;2002年8月起在宫廷部原状陈列科从事明清家具研究、原状陈列及复原工作;2007年被聘为副研究馆员。其多部作品均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明清宫廷家具专家周京南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一种绘画门类称为“春宫画”,因其内容涉及男女欢娱之事,一直以来被视为淫秽之画。“春宫画”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称谓,叫“秘戏图”。春宫画因最初产生于帝王的宫室,描写春宵宫闱之事,所以称为春宫画,或春宫图。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春宫画”一直被视为淫秽之物,登不得大雅之堂。而从明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奢侈之风日趋盛行,市民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代之以追求享乐,讲究浮华,及时行乐的观念,世间也不以纵谈房闱方药之事为耻。入清以后,春宫画开始在民间拥有广阔的受众群体。现在明清留下的春宫画有《胜蓬莱》、《花营锦阵》、《风流绝畅图》、《鸳鸯秘谱》、《繁华丽锦图》、《江南消夏图》等。古典小说《金瓶梅》插图本,部分插图便是取自上述古籍中。
明清以来,春宫画在坊间流传,甚至还有一些流传到了海外,一些国外的收藏家收藏了大量反映男女欢娱场景的春宫画。透过这些春宫画,我们可以看到,春宫画中除了主人公欢娱情景以外,里面的家具陈设也是一大亮点。春宫画表现的多是明清以来富裕文人士大夫之家宣淫秘戏的场景,在渲染男女情爱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大量的家具作点缀装饰,这些家具描绘极具写实性,生动详尽,为我们了解明清之际室内陈设留下了大量可贵的图像资料。下面这些图是流传海外的中国古代春宫画,多绘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里面的内容题材取自古典小说,家具陈设极为丰富。

图一
(图一)这幅图里的厅堂中间,一位书生装束的年轻人坐在短足长榻之上,侧身正拉拽一位少女,少女眸含秋水,故做忸怩之态。长榻低矮,四条腿足的足底做成如意云头样,落在托泥之上。长榻前面置有一低矮的小几,剑棱腿足,几的前面栽有盆花,几上放有一张仲尼式古琴及图书卷轴。长榻旁边置有一竹制斜万字锦地纹透空扶手椅。厅堂的左侧有落地隔罩将厅堂分为里外间,隔罩外侧靠墙处摆放有一件四面平书格,书格造型较为奇特,分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个两层隔板的书格,下部为一抽屉矮桌做成,矮桌长宽与书格相等,书格放置在矮桌之上,矮桌正好成为书格底座,形成叠落式样。厅堂后面的白墙之上,开有井字长棂窗格,有两扇窗格半开半掩,一位书童正往里窥探,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

图二
(图二)这幅图中,圆光门内,男女双方相拥缠绵,左侧摆着一张嵌理石的罗汉床,罗汉床面为藤屉编织,床面下为壼门式牙板,牙板之下为内翻马蹄足,兜转有力,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的风格。在他们的右前方放着一张小凳,凳的上半部虽然以褥套覆盖,但仍可看出凳面为圆形,下有束腰,四条腿为三弯腿,线条委婉流畅,一顺到地。紧靠圆凳的是一个方桌,桌面之上放有一块方形垫砖,上面放有栽花盆景,方桌桌面与桌腿成90°直角相接,桌面之下为简洁的勾云角牙。四条腿为直腿方材,直落到地,足端做成内翻马蹄足,罗汉床后放有一张长桌,桌面长方平直,光素简洁,桌面之上撂着整函的书籍以及茶具等物品。整个室内家具陈设丰富,有长桌、床榻、绣墩等家具。

图三
(图三)这幅图,表现的是敞轩之中,紧临曲栏处,一位公子哥正托抱着一位年轻女子,女子右手上举,似要放下凉竹卷帘,在他们的后侧有一张方桌,桌面之下为曲尺枨子,上面放有提梁茶壶。再把目光转到敞轩之外,左侧的圆光门里,有一件斑竹节纹的高几,几上放有炉瓶等物。

图四
(图四)这张秘戏图描绘的是圆光门内的室内场景,男主人公头戴幞头,一袭汉装打扮。一位风韵十足的女性坐于其腿上,手拈长笛,正在吹奏。两人坐在一张无靠背的长榻之上,榻面以藤屉编织,光素无修饰,四条腿足直落到地,形成内翻马蹄足,带有明韵风格。他们右侧的长桌,则是四面平式的方桌,桌面之上放在炉瓶有茶具等物,桌子的四腿为直腿方材,拐子纹角牙,桌面下方为一个圆形绣墩,上面覆盖有褥套。

图五
(图五)这张图描绘的是书房雅斋内景,年轻俊美的书生耐不住皓首穷经的寂寞,正与一位妙龄少女倚着一张小长凳而坐,小凳凳面长方平直,凳面中间安有藤屉,下有束腰及壼门牙板,四条腿足直下,足上起云纹翅,足端做成内翻马蹄。这种小凳因为长方低矮,可坐两人,又俗称为春凳。凳的右前方有假山石台座,上面陈设方口高瓶,瓶内插有花叶一枝。两人身后紧临一张架几长案。案面为一块独板,上面放有蓝绫封套的书籍一函,案面另一侧还有都盛盘一具,盘内放置笔筒石砚等文具。架案的左右两端下方有一对如意云头纹的架几承托,墙上挂有花鸟纹竖轴古画一幅。

图六
(图六)这幅图描绘的是冬日室内的应景之画。书生搂抱仕女,坐在一张圆靠背扶手椅上,紧临他们的是一张四面平长条桌,桌面之下安有拱起的直角拐子纹罗锅枨,四条腿子为方腿直材,直接地面。长桌之上放有果盘、盆景、文玩匣盒等陈设品。长桌右侧是一张与室内装修同步打造的大床,从图上看,这种接墙而建的大床似乎应是按地打造的固定寝床。在画面下方,可以看到一个圆形三足的铜制炭炉,铜炉里的炭灰之上放有茶具二件,正好可以暖茶。画面最左侧是一件小型方凳,凳面方方正正,凳面下四腿为直材,下有底枨相承。一位丫环模样的年轻女子站在方凳之上,正掀帘回望,透过窗帘向外望去,但见雪压松枝,风景独特。外面瑞雪满庭院,室内春意正盎然。

图七
(图七)这幅图中,一对男女正相拥坐在一条矮榻之上,榻面狭长,中安藤屉,下有束腰,腿足低矮,足端做成内翻马蹄,几条腿子之间安有拱起的罗锅枨,上植矮佬。矮榻左侧地面上放有一个霁蓝瓷器的墩座,墩座上面陈设莲花台座,上面放有松枝盆景。矮榻前方有一方桌,桌面呈正方形,上面陈设书籍和笔筒等文房物品。桌面之下安有拐子纹角牙,桌腿与桌面直角相交,形成四面平的式样,四条腿足为直材,至足端形成内翻马蹄足。矮榻后依一体型宽硕的长桌,长桌尺寸较宽,桌面上放有湖石盆景、瓶花、茶具等物。桌面与四腿以90 度直角相交,形成四面平的样式,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桌腿子的边沿起线,四腿的上端卷勾云横枨相连,整张长桌的造型简洁光素,疏朗大方。

图八
(图八)这幅图中的画面表现的是里外套间的情景,安有回纹拐子门的板墙把室内空间分成两部分,右侧的空间应为外屋,圆光门里,一对男女正在屋内嬉戏调情,接临回纹拐子门处,立有一架莲花底座的烛台戳灯,靠墙处摆有一张长条抽屉桌,桌面中心嵌以白色大理石,上面放有盛装佛手的浅地托盘。桌面下方安有抽屉两具,一具已经半拉开,四条腿子为直腿方材,桌腿与抽屉之间安有拐子纹角牙。墙上开有横竖棂条的方窗,方窗中心嵌有国色天香牡丹图绢画。回纹拐子门内,应为内室,由于视线所限,只能看到一个绣墩和靠墙摆放的一架平头案,案面之下安有挡板,下踩足托。

图九
(图九)这是描绘寝室内景的画面,图中一位年轻男子正坐在炕床边沿,一手轻拉对面年轻女子的双臂,双脚同时勾住女子双腿,年轻女子扭头转身,故作害羞之状,手中羽扇掉落地上。炕床做成几腿罩的形式,床罩为七抹式,直落在炕沿之上。寝室的临窗处摆有一张长方条桌,长桌上放有蓝绫书套一函,旁边有插花胆瓶一只。桌面正中嵌有云石,四角的四条腿子与桌面形成直角相交,下面安有类似于窪膛肚的倒拱枨子,四腿直下,至足端形成内翻勾云底足。

图十
(图十)这幅图描绘的当是厅堂的内景,画面的男女主人公衣着传统的汉装服饰,但是陈设在里面的家具却是典型的清代风格。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轻挑门帘,正拽住一位仕女的肩臂,画面左侧临墙处近景是一张嵌理石的长条桌,桌面下方安有窪膛肚的牙板,牙头做成拐子纹,四条腿子直下,形成内翻回纹马蹄。长桌上放有天球瓶、盆景、几座等物,陈设丰富。隔着门帘稍远处是一个长方小凳,凳面正中镶嵌“井”字格纹,疑似为棋盘,凳面下方有拱起的罗锅横枨,上安双环卡子花,四条腿为方材直腿,至足端形成内翻回纹马蹄足,从色泽上看,此凳颜色幽深,应为紫檀或红木材质做成。厅堂正中放有一张回纹拐子挺腿方桌,方桌上有专供观赏的栽花盆景。这件方桌造型繁琐,桌面方正平直,桌面下以四个回纹拐子站牙,攒接成十字形的挺腿,支撑着方形桌面,这种造型具有典型的清式家具的风格。

图十一
(图十一)这幅画中人物虽然是古代汉服的装束,但是里面的家具陈设则是地地道道的清代中期以后的家具风格。拐子纹的花牙,内翻回纹马蹄足,都与传统的明韵风格大相径庭,具有典型的清代风格。此画创作于清中期以后,作者生长于清代,所画的内容,除人物是古代的汉装外,其余的室内家具陈列并非臆想,当是依据实景所绘,即所谓“有所本”,极为详尽生动,为我们了解清代家具的陈设提供了直观的资料。
透过以上春宫画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春宫画”里表现的场景多发生在书房、厅堂、卧室之中,在书房、厅堂之中的家具,以书桌、条几、矮榻、坐椅为主,书案之上常陈设有图书典籍,架格之中摆放文房雅玩,男女主人公相拥坐在矮榻或坐椅之上,怡情嬉戏,而卧室之内,因是寝居之所,里面的家具,属于私密性较强的寝床、炕床或架子床。男女双方在架子床上翻云覆雨,恣意寻欢。
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及室内陈设,需要以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一类是通过文献史料,梳理出古典家具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一类是通过近距离观察流传有绪的家具实物而得到具体印象。另外,中国古代的名家绘画作品出版物和小说典籍的插图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图像资料,但除此之外,春宫画描绘的家具陈设内容也是相当具体详实,可资我们研究参考。其实,中国古代春宫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里的重要一员,春宫画的作者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绘画水平,他们以彩绘工笔画法,把当时的家具陈设场景直观地描绘出来,而春宫画里所描绘的室内陈设亦多是取材于家资甚厚的富户巨室,所绘的家居陈设应当真实可靠,为我们今人了解当时的家居生活提供了最直观的图像。
本文中所列举的春宫画,对室内家居陈设的描绘生动传神,宛如一部照相机把当时的室内场景真实地定格下来,而从图中的家居陈设来看,里面的陈设物品相当讲究,图画作者虽然生长于清代,但有些画面所绘的家具中仍有一部分是明式风格,这也与当时的家具流行风尚有着联系。清中期以后,清式家具的风格开始流行,大量配置在富户巨室的厅堂斋舍中,但是在许多喜欢传统文化的王公贵戚、仕宦巨室的家中,他们精于考据,喜欢稽古右文,并未因清风的流行而完全摒弃明式家具,这些人喜欢以明韵风格的家具装点门面,于是形成了明韵清风同时在一个房间里陈设的有趣现象。上面列举的“春宫画”应当是专职画师在实力雄厚的王公显贵之家现场临摹绘成。这些图画,对我们今天研究明清家具的式样以及陈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图像资料,意义深远。(来源:第二十期《品牌红木》杂志 周京南∕文 罗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