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琪:新品不等于新体验|对话新中式
2019/02/04|来源:hexinyi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红木家具属于中高端产品,因此消费者并不注重新品,更关注的是新品是否能带来个人新的体验。

 

产品是品牌突围的第一步。如今,社会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向多元化、品质化转型,很多家具企业瞄准时机,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从家具研发设计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兼顾中国文化内涵和现代气韵的家具设计怎么做?产品系列如何设计?设计与生产矛盾时该怎样取舍?为什么有的企业频繁开发新品却做不大?

本期名家对话向胡景初、彭亮、唐开军、许美琪四位家具设计专家发问,希望从4个不同的角度,挖掘出红木家具产品研发设计的着力点,让人们在至关重要的一步上做好准备,撬动市场。 

对话主题3:为什么企业频繁开发新品却做不大?

对话名家: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上海市家具研究所副所长许美琪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上海市家具研究所副所长许美琪
许美琪

《新中式家具》:有些企业虽然经常有新品推出,但是市场规模或影响力却做不大,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许美琪:我以为,当今时代,在中、高端的消费领域,用户的个人体验已居于主导地位。红木家具属于中高端产品,因此消费者并不注重新品,更关注的是新品是否能带来个人新的体验,如果新品不能带来这种新的体验,则新品不会受到青睐,自然也就不能拓展市场规模或者产生影响力。

这种个人体验,从市场效果上来说是要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并能提供解决他们问题的“集成包”。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就需要充分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能通过平面和空间布局、动线、行为、信息结构,提供一个解决消费者问题的“集成包”。这对家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只是单一的“产品设计”。

《新中式家具》:现在都说要占领细分市场,当前红木家具行业大多在细分产品风格,和大家居细分品类,例如家用家具、办公家具、公共家具的做法有所不同。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许美琪:许柏鸣先生在《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年9月号上发表的文章《家具设计的进化与动态拟合》中谈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具设计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谈到2010年代以来,在实木家具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风格成为企业追逐的突围方式,设计紧紧围绕着风格打转。而现阶段,以实木为主导的材料夹杂着所谓“风格”的二元导向已走到了尽头。

现在有许多所谓“风格”设计表现出对艺术追求的自我表达和实现,很多只能用手工制作,而无法进行工业化的生产。而另一种误区正如《深圳家具报》2017年第10期的“卷首语”不无忧虑地指出的那样:“……例如这么多年来,所谓的新中式家具,企业总是在已有的家具风格基础上,或借鉴一点北欧元素,或借鉴一点后现代元素,最后形成了市场上大同小异的新中式家具,毫无灵魂。”这一左一右,说明对新中式家具的真正意义还未认识清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向现代化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消费者的品味在不断变化之中,出现了极为多元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风格很难形成,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是用款式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在款式(styling)上多加创新,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种具有共识的中国现代风格(style)。

此外,更重要的是家具设计始终要坚持为现代人服务,因此不在于用所谓的“风格”细分来独树一帜,更应着重的是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脚踏实地地全方位解决他们对家居的个性需求。据闻现在办公环境和公共空间中使用红木家具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见,是否可根据此种情况通过办公家具、家居家具、公共家具的品类来区分,以实现企业和品牌突围呢?

个人认为,红木家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高档实木家具,原先只限于家居用途,现在它也较多地用作办公家具和公共家具,这固然是一种用途上的突破。但由于红木家具质地较重,价格较高,而办公家具和公共家具在移动方便、空间利用和价格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在办公和公共用途上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从这个角度考虑,用上述的品类区分以实现企业和品牌突围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可操作性的途径。但也并不排斥在特定公共用途如重要的国事活动等,用精品的红木家具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和表现中华民族的气度,或者在高端的办公场合使用,以适合高端消费的需求。

(来源:《新中式家具》创刊号)

对话新中式红木杂志《新中式家具》许美琪新中式红木设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