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柏鸣:当代中国家具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内附视频)
2023/08/21|来源:品牌红木网
[摘要]在以“焕新新中式 提振新消费 ”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新中式红木家具发展论坛暨设计沙龙上,深圳家具开发研究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许柏鸣发表对新中式红木的理解与看法。
8月19日,主题为“国潮中式优选生活”的第七届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以下简称新中式红木展)在中国(大涌)红木家具文化博览城(以下简称红博城)六层高峰论坛中心迎来盛大开幕。

第七届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开幕仪式现场
本届新中式红木展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简称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办,品牌红木&腾讯家居|贝壳、大涌红博城、中山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承办,中山市红木古典家具学会、品牌红木家具经销商联盟协办,支持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五邑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红古轩、东成红木、国方家居、红宝轩·央玺、闲适红木、匠峰家具、御华轩、顺泰轩、良辰轩、雅宋红木、云吉智造、祥兴家具,腾讯家居全程直播。

2023中国新中式红木家具发展论坛暨设计沙龙嘉宾合影留念
深圳家具开发研究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许柏鸣在发展论坛上做了分享。以下为许柏鸣讲话内容整理(内容有删减):

深圳家具开发研究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许柏鸣在2023新中式红木家具发展论坛上发表致辞
首先,怎么看待新中式?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视野,跳出新中式、跳出中国来俯瞰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一个是空间维度。

许柏鸣院长(左四)与与一众专家领导、企业大咖代表启动第七届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开幕仪式
清代家具、明代家具应该在中国传统家具领域里面达到了顶峰,已经成为经典,成为消费市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传承下来,不能断了根脉。但是这种产品应用到当今生活场景中是需要做出调整的,这种调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种的扩充,比如说以前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那么明清家具一定找不出电视柜、写字台这些不一样的家具种类,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做补充,但是补充要忠实于明清家具的精髓,甚至形态也要相似。第二个层次是形态上要保持一致,品种要扩充,之后利用现代科技让产品可以批量化生产,也就是说结构要重塑。结构重塑后带来加工工艺的重塑,能提高生产效率。在这两个层次里还需要更具人性化,我们的明清家具,尤其是清代家具使用时不是那么舒适。而明式家具明显有人体工程学的萌芽,只是缺乏科学体系,现在有很成熟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手段,完全可以把产品做得更好。

许柏鸣院长(右四)与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胡景初(左五)、 曹新民(右五)、郭琼(左二)及中山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会长林志洪(右三)、广东红博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华钦(左四)、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林伟华(左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干珑(左一)等专家学者、行业领导在2023“新意思”新中式家具设计展区前合影留念
第三个层次是抽象化,从明清家具中抽取出一些有型的元素、符号,用这些元素、符号重构新中式家具。这种带有中国元素的符号的物质载体,又能更大程度兼具现代化,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让产品的受众群体更宽泛。
第四个层次是完全摒除所有的有形元素,而是理解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比如说“天方地圆”、“含蓄”等等,用中国传统哲学来留空留白。提炼出来后,完全按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价值感、审美态度去重新构筑当代中国家具。代入中国家具的场景感是这样的:一看就是中国的,再看没有哪个元素是中国人能用其他人不能用的,就是东方人能接受西方人也能接受,因为这是高度国际化的,我认为这是接下来中国家具发展的权重会比前面几个权重更高,也更容易进入到国际。

许柏鸣院长(左四)与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胡景初(右四)等嘉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刨与墨斗”景初书画展前合影留念
当代中国家具有三个关键词,这是我个人提出了的:第一,人性关怀;第二,可持续发展;第三个,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加全球美学。人性关怀,我认为比“人体工程学”还要深一个层次,应该是人体工程学加感性工学,有非物质层面因素也有心理层面因素。第二个可持续发展就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第三个,我为什么不说东方美学,是因为东方美学局限在东方、局限在中国了,从美学上来说应该是全球性和时代性的。在价值观的支撑性融合出新的美学,这就叫时代美学。带着以上三种思想去做设计,那就会简洁许多,这种审美构成现下的时代美学。
许柏鸣新中式红木家具展新中式红木发展论坛新中式红木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