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红木家具迈向市场前端的杀手锏
2011/07/27|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抢占消费市场是家具设计和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关乎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致命点。红木家具的艺术设计和雕刻理念要大胆创新。既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神韵,但也要结合现代家居生活习惯。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洋家具”门事件,让不少消费者瞠目结舌,大呼上当。在谴责无良商家的不法行为之余,不禁思考,是什么支撑它在高端消费市场如此受宠? 

深究之下不难发现,除了高超的品牌策划和营销手段,达芬奇家具能在市场立足的关键点是其技艺精湛的设计风格和“人无我有”的限量版发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抢占市场的杀手锏。在高新技术渗透于传统产业时,立于风头浪尖的传统红木家具也应大胆设计,力求创新,勇敢走出自己的风格,引领红木行业走在潮流前端,进而扩大市场份额。

抢占消费市场是家具设计和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关乎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致命点。红木家具的艺术设计和雕刻理念要大胆创新。既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神韵,但也要结合现代家居生活习惯。

仿古承今 在统一中寻求发展

古人对家具讲的是尊贵、尊严。“富贵而不俗,华丽而不滥,端庄而不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值得后人传承和研究,但不能简单地复制。“一木一器,一器一形。”每件红木家具皆为独特精品,都应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古典红木家具行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单纯仿制传统家具样式进入市场,市场发展到繁荣期后,形成市场细分。不同消费者存在不同层次消费需求,部分人侧重购买名贵木材制作的仿古精品家具,部分人购买相对便宜木材制作的仿古家具,也有人喜欢改良和创新设计的高仿家具……市场需求引导行业发展,企业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把握设计与制作的定位。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首任轮执主席伍炳亮先生在中国传统家具继承与发展论坛上谈到:“只有古典家具行业从跟风式的盲目生产,转化成有针对性地设计制作,一部分企业完成升级转型的过程,能做出改良与创新设计、与众不同的产品,那么,这个行业才会完整和成熟,才会发生质的变化与飞跃。”因此,对传统家具艺术进行改良和创新,是古典家具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现在的红木家具,大到整套家具的风格定位,小到工艺师一刀一锯一刨的微小细节,都要讲究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发展。雕饰精细,线条流畅。设计师手上的每件家具都是精雕细刻,充满着制造者的智慧。同样,在类别上也应深下功夫,制作琳琅满目的精品。既可简洁大方的仿明式,又可雕龙画凤、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可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适合不同人的审美需求,提升其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西兼容 在碰撞中探索和谐

在西方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感染下,华丽典雅、金碧辉煌的欧式宫廷风格,代表了一种西方经典美学,逐渐为国人接受。中西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柔,明清家具、窗棂与欧式布艺床品相互辉映,逐渐发展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一种新的理念—新中式家具风格。

传统家具分为仿古式家具和新中式的家具。家具作为现代居家生活的的一部分,在造型、设计功能上要考虑现代生活的条件和环境, 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变化,在形体和装饰上吸收新元素,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和收藏习惯。新中式家具表达出的那种或富贵大方、或含蓄雅致,是传统人文美学的一种极致表现,符合国人的审美和性情,也符合当前“国学热”潮流。中西合璧,在碰撞中探索寻求一种和谐兼容的风格,让新中式家具在设计上焕发夺目光彩,是当代家具设计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达芬奇“洋家具”的密码破解之后,折射出高档家具消费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对红木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固守传统,家具设计就难以推陈出新;照搬国外,脱离本土文化环境,就难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家具设计作品。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激烈的,仅仅停留在照搬和模仿的层面显然难以长久立足,必须更好的、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科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推陈出新,大胆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家具设计发展之路才是长远之计。(来源:中国古典家具网 本网记者:nana)

红木行业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