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之:
网购不靠谱2011年家居行业被电子商务的潮流卷得上蹿下跳:没网店的惦记着上线跨入“E时代”,网店店家想开实体店,还原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网络时代带给人们的惊喜已经够多了,家居行业的触网却“只惊不喜”,退换货手续繁杂,售后服务几乎没有,颇为让买卖双方失望又遗憾。
偏方:
家居触网 做好准备活动再来
不少家居品牌纷纷开了网店。有的给同样商品出个网购价,有欠诚意,还让实体店的消费者吃了哑巴亏。也有个别用心的品牌开发出个副牌专门应付网购,却没逃出“网购怪力论”的束缚:小件便宜就畅销,大件不走单。
不少网上热销家居店更在淘宝的号召下开了实体店。店内商品或仅此一件,或只能通过网上下单。他们虽然凸显了“网购特点”,却把消费者折腾得团团转。与《围城》中揶揄的窘境相似的是,家居行业在电子商务大潮中表现出了“线上的店想下线,线下的店想上线”的经典尴尬状态。
成熟家居品牌商们想开展网上销售并不难,只是有些硬件装备是必备的。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认为,家装公司上线前的最大硬件装备,应该是响当当的信誉。成熟的家具品牌本身就已经拥有专业的物流配送机制,店面可以充当实体店填补体验空白,但应避免同物不同价带来的后患。
上线还有很多利弊需要品牌权衡,例如如何处理来自配送范围外的订单?增加运费或选择其他物流则优势尽失,但是放弃这些地区的消费群又失去了上线的基本意义。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上线购物只为淘便宜的心态也适时适度地应该有所调整了。回归理性购物,这也是消费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疑难杂症之:
洋货不可信
国内到底有多少真正的进口家具,它们的质量是否能与售价成正比?进口家具以后还能不能买?“达芬奇家居事件”之后,面对“洋家具”,消费者彻底没了辙。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洋家具”的身份五花八门,即使业内人士也无法一一看清。一锅熬得香喷喷的粥被毁了,而另一锅粥何时够火候,也还是个未知数。
偏方:
别“装” 诚心诚意引入好家具
不想“被消费”,成为第一个被骗的愚人,请在购买任何产品前,先做好功课再出手。“洋家具”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万,当你决定购买时,除了看自己的钱包,更要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懂这件家具,明白这件家具的昂贵之处。不用脑子购物,后果只能自负。
当然,消费者对“洋家具”的恐惧,也与商家和行业的缺失脱不开关系。商家除了要拿出真东西之外,对销售人员的教导与培训也不能马虎。因为多数品牌和产品信息都是由导购传达给消费者,如果他们在说法上出现疏忽,很可能导致买卖纠纷。
此外,代理多国家具产品的业内人士也曾表示,进口家具在国内大多是代理商操作,他们有些不够正规,有些不愿与协会有过多沟通,有些频繁更换代理品牌,所以会给监管带来一定困难。但无论如何,行业协会的监管力度今后必须加强。
疑难杂症之:原创太慌张
贴上原创标签,价格就水涨船高,怎么买?沾上原创的边,家具就整得奇形怪状,怎么用?眼看80后即将成为新时代的消费主力军,原创设计也将迎来消费市场的“艳阳天”,但过于慌张与太重形式的设计水平,以及成本控制能力薄弱的缺点,却将其挡在了“消费排行榜”之外。
偏方:深入研究大众生活 方能渐入佳境
想图便宜的不会买原创家具。凉菜、热菜、熟食都想吃,却不愿为丰盛的饭菜买单,原创家具市场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面对火眼金睛且要求严格的年轻化消费群体,原创设计师与家具品牌们马虎不得。尽快突破瓶颈,找到设计与市场的契合点,左右开弓方能渐入佳境。
其实,有思考与敢创新的设计状态早已不是进口家具的专利,或许尚显稚嫩,或许不够完美,但中国家具近几年来一边抓制造与工艺,另一边也没忘记向成为设计型产业大跨步。曲美家具很早已认识到原创设计的重要性,他们还将继续寻找有思想的原创设计,并将其带入生产线;锐驰(Camerich)家具墙里墙外同时开花,将中国设计带入国际家居市场;荣麟世佳放弃走量,将更有价值的家具带入百姓生活,选择做亲切质感的原创产品;猫王家具坚持做钢木结合且从结构、外形到生活方式都独具一格的家具。
疑难杂症之:旧货无处去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准备处理掉的旧家具越来越多,原因是我们要买回家的新家具越来越多、购买的次数越来越密集。但是旧家具即将扔出门,大多数人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扔哪儿呀?
偏方:喜新别厌旧 发展二手交易 秉承节约美德
九成以上即将被淘汰的家具处在“半新不旧”的尴尬年纪,房间中没有多余的存放之地,直接扔掉又可惜。于是废品回收站竟然成了它们归宿的首选,多少卖点儿钱换取心理安慰至少不是白扔掉的。二手家具则是有货无市,除了亲情赠送和房东硬塞进出租屋的旧家具,几乎没人肯花钱买二手家具。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因为太非主流所以几乎没人能想到,就是专业二手家具的回收机构。今年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卖场陆续做了一些回收旧家具的活动,但是力度不如旧家电回收。旧家具因为缺乏处理的方式和出路,成为了今年家具中的鸡肋王。
和旧家具说“拜拜”之前,请再仔细看看它,真是旧到非换不可、再也用不了的地步了吗?用简单经济的方式更新家,其效果不比换一套家具要差。有没有人可以继续使用这些家具?民间交易也是每个人参与其中的方式。即使我们已经远离了提倡处处节约的时代,但是也不应该否认节俭是一种美德。
别让还能用的家具白白浪费。家具行业也应关注二手旧家具的去向,填补市场中专业回收机制的空白,这项功课无论交给谁,对于消费者都是优于废品回收站的选择。
疑难杂症之:标准跟不上
儿童家具够安全吗?红木家具都是真材实料吗?软体家具环保达标吗?随着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居产品的达标指数也成了热点话题。实际上,消费者对于家具产品安全和环保与否的认定,一直处在被动位置。标准跟不上,检测机构随处可见,以及各类证书多如牛毛等问题,已然令家具市场呈现四面受敌之势。
偏方:少吹牛多做事 马不停蹄往前赶
在家具标准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的确有些无助,如此专业的事总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检测与辨别吧。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曾表示,中国家具的标准参差不齐,有些已与国际标准相近,而有些则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完善。
不过,2011年,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更放心的产品,也为了规范行业,《家具环保监测新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建陶等国家标准陆续出台,并酝酿执行。其中,《家具环保监测新标准》用“气候箱检测法”取代现有的“按比例取样检测法”,不但解决了“家具破坏性检测”的难题,还能对甲醛、VOC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作出判定,只要有一种材料环保不达标,都能集中体现在综合检测结果中。
《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则不但对儿童家具的结构安全及安全警示标志作出明确要求,还对儿童家具人造板材、涂料、纺织、皮草面料等主辅材料中重金属、甲醛释放量和可分解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规定了限量指标。另外,该标准更首次明确了儿童家具适用于3至14岁儿童范围。
红木行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