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木雕,何时重出江湖?
2013/11/06|来源:温州日报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10月31日至11月6日,永嘉首届木雕展在永嘉县图书馆一楼展厅举办,沉寂而又活跃的永嘉木雕业第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永嘉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0月31日至11月6日,浙江温州永嘉首届木雕展在永嘉县图书馆一楼展厅举办,沉寂而又活跃的永嘉木雕业第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永嘉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说其沉寂,是因为相对于乐清木雕和东阳木雕,永嘉木雕名声不大,普通民众知之甚少;说其活跃,是因为最近几年,永嘉木雕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年产值超过亿元,在行界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本届木雕展览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永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人士认为,眼下国内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永嘉木雕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是时候通过展览等手段来提高永嘉木雕知名度和扩大品牌影响力了。

永嘉木雕源远流长,相传始于晋朝。底蕴深厚的楠溪江耕读文化,造就了永嘉上千年手工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永嘉工艺美术业发展,包括木雕、竹雕、十字绣、剪纸、米塑、泥塑、漆画、纸扎和瓯瓷,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特别是楠溪江下游的乌牛、瓯北和上塘,雕刻艺术历史悠久,素有“雕刻之乡”的美称。

新中国成立后,永嘉木雕工艺较早恢复。1963年仁溪乡(现乌牛街道)著名木雕艺人陈定松会同徒弟金元星等,邀集木雕老艺人组建仁溪乡木雕小组,同年扩建为仁溪工艺雕刻厂,从事木雕仿古人物生产,并外销海外,产品为寿星、八仙、仕女、罗汉和弥勒佛等,开启了永嘉木雕工艺产业化生产和出口海外的传统。

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永嘉木雕是具有独特性的。如果说,乐清木雕主要因国家级和省级大师的优秀作品蜚声全国、东阳木雕主要是靠交易市场繁荣取胜的话,那么,永嘉木雕主要因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取得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据永嘉县工艺美术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该县木雕共有从业人员约2000人,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引进了电脑刻录和智能化生产设备,年产值超过1亿元,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共有20多家,古老技艺开始焕发迷人的市场魅力。

与此同时,永嘉近年来也涌现出夏瑞分、高生顺、叶小鹏等一批省市级工艺大师,优秀人才队伍也开始壮大。这次展出的木雕作品大多是这些大师们的获奖作品和精品之作。他们的作品,发扬了楠溪江流域传统家具木雕和建筑木雕工艺的优势,又吸收了石雕和牙雕的长处,出现了镂空和群像拼接的手法,产品构思奇巧,造型新颖,雕工精致,形象逼真。

永嘉木雕产量最大的是佛像木雕,远销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日本一家著名工艺美术企业的大部分佛像就在永嘉生产,永嘉县已经成为中国佛像木雕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永嘉木雕业还开发了旅游纪念品、家居装饰艺术品和根雕作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永嘉木雕业在迎来良好发展势头和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开始遭遇发展瓶颈。除了国家级大师等人才瓶颈外,重要的是缺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集聚空间,缺乏产品展示交易的平台。

为此,永嘉木雕业和永嘉文化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一是建立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木雕产业园区,解决木雕企业缺乏标准厂房的困境,促进木雕企业进一步规模化发展;二是以木雕企业为主建立“永嘉传统艺术展示中心”,该中心集展示、旅游和销售为一体,有大师级优秀作品展示,有旅游纪念品和家居装饰品销售,有工艺品DIY制作体验,也有楠溪江风俗和地方特色的戏曲和武术表演;三是引进工艺美术大师,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由永嘉工艺美术协会与电大、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培养人才,进而推动该行业创意设计水平和新产品研发能力的提高;四是扶持企业参加专业博览会、文博会,加大市场推广和营销力度、提高行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使永嘉木雕产业发展跃上新水平。(罗杰∕编辑)

红木行业评论全国其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