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民族文化特征 富现代生活韵味
2014/11/05|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品牌红木

目前正在招商中.....

[摘要]新中式家具,是指在传统家具的文化基因和形式要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代中国传统家具。新中式家具日渐成为既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又富有现代生活韵味的家具典范。

新中式家具,是指在传统家具的文化基因和形式要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代中国传统家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中式家具在市场上已占有相当份额,受到人们青睐。在发展进程中,新中式家具的市场结构和产业链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在新中式家具品牌日益增多、竞争愈发激烈,而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找到适销对路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很多新中式家具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时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消费现象和趋势:在顺应国家和社会文化的潮流驱动下,现今广大消费者正在摆脱大众化、趋同化的传统消费观念,个性化、年轻化、数字化、品质化、国际化、参与化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样纷繁的消费诉求最终成功地在“轻奢侈”上找到对接。

所谓“轻奢侈”,不是企业或者专家关起门制造出来的概念,而是当传统的奢侈大牌仍旧奢求,现有的普通主流品牌又无法满足品质和设计的双重需求,顺理成章地出现的一种坐标。在时尚领域,“轻奢侈品”的主要含义分为两个方面,即顶尖设计师原创设计和高品质面料工艺。它是一种较为小众的消费品,绝不会像快时尚品牌那样成为街牌,也不会太注重于前卫设计,坚持品质第一。其最大的特征在于价格,即不会像奢侈品那样可望不可即(“轻奢侈”品牌定位一般是中高档,普通小资人群均消费得起)。这个概念最早用在时尚领域,但很快吸引很多行业去思考“如何使自己也‘轻奢化’”,目前这一概念已成功辐射家纺业,并大步向家具领域蔓延。

新中式家具“轻奢化”的理由

据悉,目前已有一些新中式家具品牌已悄悄走向“轻奢侈”,这绝不是偶然。“轻奢侈”这个新概念背后是一群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轻奢侈”消费观念决定了他们不会单单消费时尚领域的“轻奢侈”产品,还会延伸到其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比如家具。如果说家具要走“轻奢侈”化路线,那么新中式家具无疑是当今最为适合的。

近几年随着国力的强盛,国民的自信心也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回归正在中国社会中形成气候。而新中式家具以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而迅速引起人们关注。新中式家具与传统中式家具比较而言,融入了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让使用舒适度大大提升。不仅如此,其在功能上也与时俱进。如一些品牌将古色古香的红木做成了整套橱柜,橱柜里留有各种电器的位置,功能齐全,满足了人们的多样需求。正因为如此,新中式家具的消费者,也从较高文化品位的中年人群延伸至追求时尚的新青年,无论是改善型居室还是新婚婚房,都可以看到新中式家具的身影。在市场上,以新中式风格为主打的家具品牌销售一路看好,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日渐回归让新中式家具有了更丰厚的生存土壤。

新中式家具走进当代艺术

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拍场长期以传统古董书画、瓷杂为主的格局。2013年底,保利秋拍的“当代艺术设计专场”,则开启了新中式家具走向拍场,并被纳入当代艺术品之列的新篇章。从新中式家具在拍场的表现,可以预见新中式家具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大好前景。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不仅给具有原创精神的新中式家具设计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更为优秀的新中式家具作品走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更高更广阔的平台。新中式家具走进当代艺术,离“轻奢侈”就更近一步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天价拍品的出现,使古典家具的收藏日趋火热。但老家具的资源毕竟有限,淘一件少一件,好东西更是越来越少,而新仿或做旧越来越多,难登大雅之堂,即便资深的老藏家也是出手谨慎。同时,近来红木价格不断飚升、进出口频频受阻,消费者已很难在古典家具上谋取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让人欣喜的是,“家青制器”在2010嘉德春拍的完美表现让大家看到了中式家具的收藏潜力,一批颇具慧眼的收藏家便开始将目光转向当代中式家具,去年的保利“当代艺术设计”专场更是巩固了新中式家具在收藏界的地位。方苗∕编辑

红木行业评论

推荐文章